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博解析、参考书及招生人数

2022-09-04 17:33 作者:考博之家  | 我要投稿

一、招生形式

申请考核制招生;

二、招生专业及导师联系方式

三、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拟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

2.已修完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3.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在拟报考学科领域具有较丰富的成果;

4.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学科或导师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标准。

(四)与报考学科有关两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推荐。

(五)我院不招收除专项计划外的定向就业考生。

四、申请考核制时间安排

1.网上报名时间:2021年11月2日—11月16日(第一阶段),2022年4月20日-24日17:00(第二阶段补报);

2.申请材料接收时间:2021年11月16日前(第一阶段),2022年4月24日前(第二阶段);

3.材料审核结果发布时间:2021年11月(第一阶段);2022年4月(第二阶段);

4.综合考核时间:2021年12月(第一阶段);2022年4月(第二阶段)。

五、提交申请材料

1.《2022年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考核表》;

2.《东北大学博士生招生报名信息表》;

3.二代身份证、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应届生提供学生证)、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4.硕士学籍、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应届硕士生:《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中文版),

往届硕士生:《教育部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中文版),

非学历教育人员(只获硕士学位):学位网硕士学位查询结果页面,

获境外学历(学位)人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认证报告;

5.本科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教育部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中文版),

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考生还须提供学位网学士学位查询结果页面;

6.本科和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成绩单(须授课单位教务部门或档案所在单位盖章);

7.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8.可以体现本人学术、科研水平与能力的相关材料;

9.《东北大学202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一份(含硕士阶段成绩单)【仔细阅读填写说明】;

10.由两名具有正高级职称专家亲笔填写且签字并加盖个人印章或所在单位印章的推荐书;

11.《关于非定向就业考生(往届生)提供档案等相关材料的说明》(适用于报考类别非定向就业中的往届生)。

六、材料审核

学院组织专家根据考生提交的材料及培养需要,对考生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等进行内容审核,结合导师的考察意见最终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环节的人选。

七、2022年材料审核结果(含硕博连读)

第二阶段:

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通过30人;

哲学材料通过10人;

八、综合考核

1.思想政治素质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考核贯穿整个考核工作,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情况。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工作,坚持一票否决制,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外国语水平考核

外国语水平考核主要包含公共基础外语、专业外语及外语听说能力,重点考察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满分100分,采取抽题作答方式进行,考核时间约10分钟。

(1)公共基础外语

考核形式、分值:面试考核,满分60分。

外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免试公共基础外语:

英语语种:

(1)六级≥425

(2)专业英语四级/八级≥60

(3)雅思≥6或托福≥80/550或GRE≥260/1300

(4)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留学一年以上(须提供留学证明和成绩单)

其他语种:

申请者所学外语语种在我校2022年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语种范围内,且已获得国家级语言考试(中国举办或该语言国举办)的通过证书或合格成绩单。

(2)专业外语及外语听说能力

考核形式、分值:面试考核,满分40分。

外语符合学校免笔试条件的考生只参加第2部分考核,该部分考生的第1部分公共基础外语成绩按照60分计;外语不符合学校免笔试条件的考生须参加以上两个部分考核。

3.综合考核

(1)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考核部分,满分为100分,采取抽题作答方式进行,考核的时间10分钟,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

(2)学术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考核部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参考考生申请材料审核情况,采用考核小组的面试提问方式进行考核。考生需提交3000-5000字科研报告(相关内容包括本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了解和看法、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人拟进行研究工作设想等),并制作ppt进行5分钟汇报,考核时间不低于10分钟,满分100分。

(3)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考核部分,满分100分,采用考核小组的面试提问方式进行考核,重点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科研潜质,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胜任力、人文素质以及举止、表达和礼仪、生理及心理状况等方面内容。

九、参考书

十、录取(含硕博连读和特殊计划)

2022年

哲学录取9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录取19人;

2021年

哲学录取8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录取17人;

2020 年

哲学录取11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录取11人。


2023年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博解析、参考书及招生人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