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惧挑战:本科学英语,如何成功跨考清华美院艺术管理专业

2021-12-10 15:37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李学姐

录取院系|清华大学艺术管理

本科专业|英语

大家好,因为我本科是英语专业,跟艺术的关系并不大,所以决定考艺术管理是一次极具挑战的跨考。在备考期间,我的心态经历了不小的变化。关键词是——“从开始到结束”——不论中途经历什么艰难困苦,只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外语:我认为根据每个人情况不同,应该结合自身安排,准备不同的复习方式和方法,合理安排与专业课的复习时间。首先英语二相对英语一而言难度相对低一些,真题数量也相对比较少,所以建议每套真题刷1-2遍。因为我自己是本科是英语专业,所以花费在外语的时间上相对不多,都分给了专业课。

 

政治:我个人用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来梳理整个历史脉络,没事拿出来背一背加深印象,然后在12月把4套卷背扎实。网上有很多政治名师讲解,也有很多优秀的复习材料,多关注几个公众号,利用好碎片时间刷手机的时候瞄两眼,事半功倍。

因为是跨考,所以我对艺术史不是非常熟悉,时间基本都用在了专业课复习上。

艺术史一共四个单元: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先搞定辅导教材,火速过一遍内容,列出自己熟悉和不熟悉的部分,熟悉部分加强记忆,不熟悉部分打好基础,四象限法列一下复习顺序。

前期主要打牢基础,大体过一遍基本的史实,形成基本的框架。我用的教材是张敢老师的《外国美术史》、和央美的《中国美术简史》,建议快速过一遍,这样会对每个知识点有个基本的印象,考场上万一看到自己不熟悉的词汇至少也不会太蒙圈。

 

中期可以开始思维导图整理,按时间线,按门类等等,以横纵方式梳理思维导图。由于我那年没有出现看图题,所以没有着重复习,对文字的叙述和实物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连接关系。但是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为了备考,还是单纯为了巩固知识,最好还是加强一下对图片的记忆,知道每一段文字叙述的背后,艺术品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的。如果书上没有的,也可以在复习的时候去网上搜一下,“搜索”这个行为本身可以形成情境,加强印象,带有情境的记忆反而会更加牢固。

 

后期主要是12月份左右,拿好手中的历年真题进行巩固,做一做模拟答题,注意答题时间,提高答题速度。另外,一定要关注相关的热点,比如清华举办了什么展览,在艺术界有什么里程碑式的纪念年份(包豪斯100周年等等),然后自己去搜索一下相关的材料,一般来说热点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

论述题的话,一般论述的领域也不会很多,比如“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如何发展非遗”等等。要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和特有的经验整理通用的答题模板,相当于准备高考作文素材,然后整理一些基本的答题框架,把现有的知识融合到答案里,到考场上看到考题的时候就可以稍作整理,融会贯通。另外,建议把重要的画家和流派再次梳理一遍。

对于设计史来说,我用的是尚刚老师的《中外工艺美术史》和张夫也老师的《外国工艺美术史》。设计史这里是我极其薄弱的部分,即使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到最后还是没有复习完。既然是设计,一定有与文字叙述相对应的实物。如果说让我再次开始设计史复习工作的话,我一定不会嫌麻烦,一一找到文字对应的实物图像,然后找一名在设计方面精通的专家给我讲解一下瓷器上花纹的创作原理,各种釉是如何上的,西方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的差别,是如何与宗教文化对应的,等等。当然这也和我个人的记忆习惯有关,一定要理解文字叙述,然后依赖想象(画面、声音等等)去加强印象,单靠文字的话背不下来。所以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薄弱部分,然后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加强记忆,哪怕是利用想象法,画小漫画法,或者谐音法之类。

艺术概论:我复习错了,因为我们那年考试改革,这门考试的名字就改成了“艺术概论”,我以为考的是全日制史论方向的艺术概论,没想到是剖析艺术市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也是我备考的核心思想,就是不管平时看到或者经历了什么,能多看就多看,能多体验多体验,五年十年后随便一个人生节点就发现用上了。

一战的时候看陈老师的《艺术概论》觉得总背不下来,也看不太懂,为了看懂这本书,我就尽量找一些和书中观点相符的其他书籍辅助理解,这些书籍涉及到的知识面都比较广,其实阴差阳错帮助到了复习错的我,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艺术市场方面的知识。又因为我大学本科的时候在社团里玩话剧,经常会和校外的一些专业的剧场和演出机构对接,平时也会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看话剧,所以这方面的经历也算是让我身体力行地接触到了广义的“艺术市场”,对整个剧院、表演机构、还有大型国有剧场和小型微剧场的运营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同时,因为我在本科毕业之后工作了一年,期间做过某个意大利奢侈品皮具品牌的奢侈品公关。这个品牌非常有文化积淀,并且整个品牌调性非常活跃,经常会和处于潮流前沿的艺术家设计合作款,还会请业内知名的设计师重新设计在各个城市的旗舰店。在为这个品牌设计公关策略的过程中,我就自然地了解到了一个商业品牌是如何与艺术交织相伴而行,与艺术家互利共赢的。虽然我对艺术市场的理论知识积累的并不多,但是这些实践经历成为我答题独一无二的“武器”。所以给大家的建议:一是艺术市场的动向大家应该都很了解了,稍微拓宽一下自己阅读的边界,接触一下烧脑的书,对备考和个人知识面拓宽来说都很有好处;二是答题的时候要善于提炼自己与艺术市场相关的独特经验,融合到老师给的题目里,给出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会让答案更具有说服力。

复试分两个环节,一个是笔试,一个是面试。由于疫情的缘故,我那届并没有采用线下现场笔试的方式,而是与面试合并,一同在线上进行,要求提供一篇与报考专业有关的论文或者毕业论文,做出相关阐述,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由于我本科是语言专业,而当时我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时间紧迫,个人能力也有限,所以选择了提交本科论文进行考核,没有选择重新写一篇新的论文。

面试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自我介绍,二是英语问答,三是老师针对提交的论文进行提问,四是自由提问环节。

1、 自我介绍的部分需要准备ppt。我认为在准备ppt之前要充分理出自己的自身优势,并在ppt中体现一定的脉络,比如:为什么要选择报考清华美院艺术管理专业?如果本科所学专业和艺术管理相跨较远,是什么契机促使你选择艺术管理?本科时期的社团活动是否对个人的未来专业选择有一定影响?这些问题在考场上不见得老师都会问,但是在做ppt的过程中自己一定要理清楚,只有先说服自己,向老师展示的时候才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2、 英语问答环节不用太过于紧张。我大二的时候有短暂的出国交换经历,老师的英语问答环节就是针对我这段经历进行提问,问我在交换期间学到了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学习经历等等。看了其他同学的分享之后,我也学到了老师的提问非常灵活机动,一般都会针对同学独特的学习经历深度提问,所以同学们在准备自我介绍ppt部分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用英文整理一下自己的回答,准备一篇稿子,然后把自己有趣的经历着重体现出来。

3、 对于面试的论文提问环节,我认为一定要在准备的时候通读一遍,掌握自己的论文结构。其实本科时期的论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刚刚摸到学术研究的门槛,也没有经历过什么非常严谨专业的学术训练。鉴于学术研究都是触类旁通,老师会比较看重一篇论文中体现出来的结构性和深度挖掘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在哪个细分领域都必不可少。因此,在准备的环节一定要对自己的论文内容有最基本的把握,知道自己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写、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有什么心得、学习了何种研究范式等等,然后再延伸到对学术研究的理解上,回答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对中心思想等了然于心。

4、 自由提问环节要储备好艺术管理相关领域的知识,基本的概念平常一定要多多了解。多利用一些外围的学习资源来了解艺术管理相关知识,比如哔哩哔哩上面很多优秀的艺术科普类博主做的视频,还有比如《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等综艺,也是了解前沿艺术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好途径。平时多了解展览,如果沟通能力出色的话,可以多跟展览的工作人员了解一下背后的策划方案,也可以顺便拓展一下人脉。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成功上岸!

无惧挑战:本科学英语,如何成功跨考清华美院艺术管理专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