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名师好课|毕研省:28脉象与临床脉诊实战班,让你快速学会把脉诊察方法

2023-07-06 11:02 作者:bili_72104023811  | 我要投稿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功。
做中医不懂脉诊,就不是一名合格的中医。很多初学者对怎么学习脉诊,感觉很茫然,即便学完,一到临床还是摸不着头绪。更有医者认为脉诊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更让人增加了几分神秘和好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专为中医脉诊爱好者、临床中医人打造的脉诊实战课,从脉诊概念、28脉临床应用到病症实操,让你快速学脉诊。

擅长领域:擅长脾胃病,肝胆病,失眠,抑郁,心脑血管等内科,妇科,儿科各类疑难杂症。毕研省老师把传统中医的脉诊法与道医太素脉法和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形成独具特色的脉诊法。临床应用:受祖辈影响,自幼精晓伤寒内经,重视诊断,尤精脉诊,对运用太素脉法诊治疑难病症有较深体会与丰富经验。授课风格:毕老师亲和力强,讲解仔细认真,思路清晰,常穿插案例故事,让学员听的津津有味,备受学员认可。并针对每个知识点不厌其烦的讲解、演示、演练,使复杂难懂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学员们常为自己能够聆听毕老师课程及谆谆教诲感到幸运。
什么是脉诊?



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脉诊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而脉象是医生指感下脉动应指的形象。是脉搏所显示的脉位(浅、深)、脉数(频率、节律)、脉形(长短、大小)和脉势(有力、无力)各方面的综合形象。



为什么诊脉独取寸口呢?寸口部为脉之大会,为脏腑诸气的通路,能够了解营卫气血的盛衰变化,独取寸口,方便易行,便于诊察,动脉浅在,易于触知,脉搏强弱,易于分辨,独取寸口已成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独特方法。




检验一个中医真正的功力深浅,四诊当以脉诊为先




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属切诊,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内经•灵枢经•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是说,脉诊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处理百病,调理虚实。可见脉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咨询:幺三九散散药脐灸思思八
脉诊对诊断疾病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如果学中医不懂脉诊,就像针灸知道穴位不懂经络一样。


课程三大特色:


1、化繁为简:简单好记、容易掌握。让你真正掌握化繁为简的神秘脉诊秘诀。太素28脉更加容易区分、简单好记。 2、精准辨证: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精准的辨证脉象,熟练操作,只要掌握方法,多加练习,容易掌握。 3、从应用手:拒绝照本宣科,从临床应用入手,直达病机,洞见病源。让初学者更好的掌握中医脉诊的奥妙。 脉诊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的重要性,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诊断病证提供重要依据。

 

想不到几公分长的脉管上,竟藏着这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能够看到五脏六腑的疾病。


脉诊精讲,重视临床应用


第一节:脉诊概述

第二节:正常脉象

第三节:病理脉象

第四节;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

第五节: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

第六节;正常脉象

 

(二)

28脉脉诊讲解

太素脉诊临床应用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

1)正常脉象

2)诊脉独取寸口

3)中医诊断---辨证

   

为了帮助初学者真正了解把脉,和掌握把脉来诊断和辨证,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带你抓关键,识要领,将多年积累诊察复杂脉象的经验,诊证的脉法思维,现场指导,让你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对判断治疗疾病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名师好课|毕研省:28脉象与临床脉诊实战班,让你快速学会把脉诊察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