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应聘者和招聘者的矛盾为什么愈演愈烈

2023-01-12 17:19 作者:Greezi丶绿仔  | 我要投稿


这两年你可以在各个社交平台看到关于吐槽招聘者或是招聘公司避雷的帖子。是雇主与雇员都应该建立在诚实的基础上对话,最后却演变成了一场充满套路的斗智斗勇。即便你在过去的人生中已经啃够老师和家长甚至前任老板的饼,使得你的胃在消化粗粮时得心应手,但依然无法避免在这个时代的环境下招聘沟通的过程中屡屡翻车。是因为这两年招聘者和应聘者在沟通的过程中的矛盾愈演愈烈吗?

不是的。我很负责的告诉你在我还在从事招聘工作的使用这样的矛盾就存在。但能够给人愈演愈烈的感觉,要归功于某红书,某音这样的开放式社交平台。是这样的平台让一些本应该藏在桌子底下的行业现象被抬上了大众的视野而已。

再绕不开的因素就是大的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家都知道2022年的整体经济是处于下行状态的,市场的流动减少,体量也就跟着收缩。体量减少收入减少,企业要想保持盈利必须开源节流,节流的最粗暴方式就是减岗缩编,甚至裁员。减少了岗位需求对于招聘的考核的比重也就降低压力减少,对于事情本身的重视和投入就降低了,这也是很多应聘者发现投的简历石沉大海,或者是发出对话已读不回的原因。甚至有些公司对于岗位没有需求依然会挂出招聘岗位这也是公司宣传的一种手段。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条主义”,HR作为一个难以衡量产出的岗位的能够体现出自身价值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是否“专业”。而一些人对于“专业”的理解,就是严格遵守书本上的知识,严格遵守起初制定胜任岗位的标准,却往往忽略了人存在的“可能性”。还有就是随着减编减岗,HR往往要负责两个甚至更多的模块,有些中小规模的公司可能就一个人负责全部人事工作了,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一些可能存在的“可能”的人才在初筛时就被筛掉了,因为HR需要节省下面试的时间去完成其他模块工作,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事情没完成被迫留下加班。而一刀切的行为也往往是让应聘者恨得咬牙切齿的原因。

当然还有招聘平台的责任,招聘的平台为了扩大平台的容量往往会降低注册的门槛,现在所谓的主流的招聘平台只是一个简单的用于两者对话的软件。一些拖欠薪资的公司,在平台上的招聘行为依然可以正常开展,因为这些有劳动纠纷的法人注册的公司,就跟那些伪装成帮爷爷卖茶叶的孝顺孙女实际是网络诈骗贩注册的账号一样多,即便是遭到了投诉,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这样是某些招聘品台被人戏称某某直骗的原因。

作为曝光的主体应聘者是不是一点责任也没有?显然也不是,应聘者对于招聘者提出的问题越来越烂熟于心,对答如流。应聘时侃侃而谈,在工作中却展现出与面试水平并不对等的工作能力。一名企业经理曾衷心的恳求我的老师不要再培养一些“面试高手”把他们公司祸害得够呛。但是你在很少看到HR在网上吐槽应聘者,因为他们自己也虚,也知道自己所在的公司并没有完完全全的做到合法用工,更别说合理用工了。每次应聘者提问到“双休”,“五险”,“加班”就招聘者就破防了恰恰也是对家企业不自信的表现。是HR不熟悉《劳动法》吗?显然不是,这完全是老板的意愿。

我的观点还是那句话:“双方沟通的基础应该基于诚实互信的基础上”,双方对于这件事情本质的理解偏离了事实,应该是一个双方信息交换的过程,结果演变成了一场充满诓骗,谎言,伪装的试探,玩狼人杀也没那么累。


应聘者和招聘者的矛盾为什么愈演愈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