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后感——《LIMBO》

游戏名:地狱边境(LIMBO)
limbo一词译为“介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地方”,是罗马天主教徒相信未受洗的孩子的灵魂会去往的地方。
开发者:Playdead
2006年成立的丹麦独立游戏公司,目前只有LIMBO和INSIDE两款游戏,与Epic达成新作发行协议。
发行日期:2010年7月21日
最早发售于Xbox,1年后上架PS、PC,3年后上架iOS,5年后上架Android.
游戏标签:解谜、黑暗、冒险、氛围、独立游戏
游戏时长:4.6h
3.9h通关,之后找了全彩蛋和隐藏关。
游戏短评:阴暗消极的氛围令人印象深刻。

刚上手这款游戏,第一感觉其实是“画质好模糊啊”。游戏的分辨率感觉并不高,背景、角色都有些模糊不清。但游戏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较低的分辨率(也不知道是有意营造的风格还是技术水平限制),同时全程无对话、无字幕,并采用了纯黑白的画面,配合背景音乐嘈杂诡异的噪音,营造了一种阴郁恐怖的氛围,这也是这款游戏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恐惧来源于火力不足。”这句话一般用于强调“火力充足时就不恐惧了”,而在LIMBO中,则反其道而行之。主角的脆弱令人咋舌:高处跳下来会摔死、被木箱砸到会死、甚至水里停1秒就会淹死,更不用说陷阱、怪物、机枪等致死机关了。这些即死条件使得游戏的难度有所提高,配合上音乐音效的变化与手柄震动反馈,确实有点惊悚。

而另一方面,游戏也在一些看似是童话的场景中加入了恐怖的元素。这种反差也让玩家能够回想起游戏的名称:地狱边境。这些恐怖元素可能并不想即死陷阱一样吓你一激灵,而是侧面地营造氛围,让人想起来就打寒颤。



而在解谜玩法上,游戏前期一个比较难适应的设计思路是:重复利用上一个场景的物品。在利用箱子等物品打开机关、进入下一个场景后,玩家需要考虑“有没有哪个东西我能带走”。而我一开始往往是在某个关卡被卡住后,才会往回走,找找有没有东西可以破解这关。玩家在前期会比较难以适应这种设计,不过熟悉后还是比较简单的。



此外,由于游戏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因此其对光与暗的设计也有非常多的可取之处。从矿车头颠簸起伏的车灯,到摇晃的吊灯、机械的电火花,再到纯粹的黑暗。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个,也就是隐藏关的设计,先通过有光的设计让玩家熟悉陷阱的音效,再将光抹除,仅留下小男孩的双眼,既是一种新颖的玩法,又能营造孤独绝望的氛围。



除了解谜思路的考验,游戏对玩家操作的要求也比较高。印象比较深刻的包括旋转场景时躲避各种机关、操控重力时的即时反应。所以游戏的“没必要死”成就还是很难达到的。


最后,游戏对部分关键场景的动画描述也比较到位。比如主角打破障壁的慢镜头、与姐姐的相遇,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种表现力对于无语音、无色彩的2D游戏来说难能可贵。


总而言之,LIMBO确实给我带来了较为独特的游戏体验,堪称“小而精”的独立游戏。已经开始期待INSIDE的游玩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