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医生-患者一体化私域生态
文/克立兹鸠
移动数字化时代,送什么都不如送“医生数字工作室”,助力打造医生个人的数字资产。
多花钱,就能打造好私域?
在过去几年中,笔者听闻一些医药企业私域打造失败案例,颇有一番感慨,如某药企,先花300多万让甲公司做、没成,又花600多万让乙公司做,还是没成,现在自己做,还在路上。有人反应是,老板被坑了?是被手下坑、还是服务商坑了?
打造患者私域,是医药企业数字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BI、武田、诺华、费卡、施慧达、柯菲平、诺和诺德等诸多药企,都在这条路上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企-医-患”一体化私域生态
医院药品销售总额近80%,到医院治病的患者病情更严重,次均用药单价比药店高,所以“企-医-患”一体化的私域是最理想的私域生态。
这要充分考虑三方在一个平台上的需求。
对医药企业来说,既要医生的流量,又要患者的流量;既要流量,又要“留量”--医生、患者能留得下来;既要“促活”,又要消费与复购。
对医生来说,他们最大的痛点是聚合、管理有价值的患者,患者能跟自己走,同时不把患者输送给药企或其他平台,其他都是小痛点。
对患者来说,他们愿意将自己交给线下见过面的、开过方的、值得信赖的医生,而且人生中非常想有这么一个医生朋友。
所以,笔者给出的方案是:1家医药企业,用1套系统,管理1批医生的公众号,医生用同样的系统管理公众号用户(患者)。
在这个方案里,公众号是医生自己的,加上系统应用,就成了“医生数字工作室”,每一个医生都应当拥有自己的“数字工作室”,以充分实现医患交互功能,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同时形成患者“促活、消费、复购”的价值链,在医疗竞争中占据C位。
医药企业,怎么做?
医药企业要做的就是,把医生找出来,提供一套医患管理系统,允许医生成为账号主人,留住医生,都能引来患者,都能留住患者。
药企必须具备自上而下的执行力,使用的全病程管理系统必须被医生认可、对患者确实有帮助,都能促成最终的成功。
移动数字化时代,送什么都不如送“医生数字工作室”,助力打造医生个人的数字资产。
医药企业老板、大品种管线老总们,是该行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