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战国史·甲越春秋(9)战国早期的越后国

2023-02-27 17:35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越后上杉家的历史


上杉家本来出身公卿,是藤原北家劝修寺流出身。建长四年(1252年)四月一日,镰仓幕府迎接了宗尊亲王前往镰仓出任幕府将军,彼时身为公卿的劝修寺重房随同宗尊亲王一同下向关东,因为这个原因,幕府将丹波国何鹿郡上杉庄赐给了劝修寺重房,因此重房的子孙便以上杉氏自称。到了镰仓幕府末期,上杉重房的孙女上杉清子嫁给了足利家家督足利贞氏,生下了足利尊氏、足利直义兄弟俩。

元弘三年(1333年)五月七日,足利尊氏决定背叛镰仓幕府,举兵拥立后醍醐天皇为主,攻打幕府在京都的代理人六波罗探题。此时上杉重房的孙子上杉宪房加入了足利军的一方,立下了许多战功。

上杉宪房去世以后,其子上杉宪显继承家督。当时日本处于南北朝时期,北朝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尊氏任命三子足利义诠为关东管领驻守镰仓,因此上杉宪显被任命为上野国守护,与高师冬一同辅佐足利义诠,被称为是镰仓府的“两执事”。历应四年(1341年),足利尊氏为了攻打越后国的南朝军队,命令上杉宪显兼任越后国守护,率军进入越后国作战,从而开启了越后国的“上杉时代”。

上杉宪显去世后,其子上杉宪方继承家督,出任关东管领(即关东执事),并兼任上野国、武藏国、伊豆国三国守护。上杉宪方在出任关东管领的同年,于镰仓的山内修筑了居馆,此后上杉宪方的子孙便以山内上杉家自称。当时上杉宪显的末子上杉宪荣因为厌恶凡尘俗世,在十八岁时于京都出家,结果次年老爹上杉宪显就病逝了,因此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便命令上杉宪荣还俗,继承父亲的越后国守护职役,开创了越后上杉家。然而,上杉宪荣无心留恋尘世,在出任守护十年后,上杉宪荣便再度前往但马国月潭寺出家。

上杉宪荣出家后,越后国群龙无首,守护代长尾高景不得不拥立山内上杉宪方的次子上杉房方以养子形式继承越后上杉家。而山内上杉家一边,山内上杉宪方的孙子上杉宪基在应永二十五年(1418年)正月四日去世,由于上杉宪基没有子嗣,便迎接了越后上杉房方的三子上杉宪实回归山内上杉家出任家督。正是由于两家不断地互相迎接养子继嗣,所以越后上杉家成为了与山内上杉家血缘最为接近的家族。


长尾家的先祖


长尾氏出身桓武平氏,是平高望王的后裔,始祖平景村以相模国镰仓郡长尾乡为根据地,遂以“长尾”为自家苗字,在平安时代长尾氏与千叶氏、梶原氏、土肥氏、三浦氏、大庭氏、秩父氏、上总氏一同被称为“坂东八平氏”。

保治元年(1247年),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时赖与有力御家人三浦泰村发生合战,当时长尾氏的家督长尾景茂加入了三浦泰村的一方与北条家作战。在战败以后,长尾景茂在自尽而死,北条时赖没收了长尾氏的领地,长尾一族也因此成为浪人。到了镰仓幕府中后期,长尾景茂的孙子长尾景为依附了新到关东的上杉重房,成为上杉氏的笔头重臣。当上杉宪显出任越后国守护时,长尾景为的嫡子长尾景忠也追随主君前往越后国出任守护代,与越后国的南朝方势力作战。后来,长尾景忠回到了关东,以上野国白井城为据点继续辅佐山内上杉家,而越后国守护代的职役则交给了弟弟长尾景恒。长尾景忠、景恒兄弟俩便分别是白井长尾氏、越后长尾氏的祖先。

永享十年(1438年)八月,关东公方足利持氏与关东管领上杉宪实之间矛盾激化,演变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此即“永享之乱”。当时出任越后国守护代的长尾景恒的孙子长尾邦景奉命率军出阵,前往关东支援山内上杉家,最终成功讨伐了足利持氏。等到了北关东众拥戴足利持氏的遗子起兵的“结城合战”时,长尾邦景之子长尾实景也率军出阵关东,加入了幕府军的一方攻打结城城。长尾实景在结城合战时斩获颇多,还俘虏了足利持氏的遗子安王丸、春王丸,受到了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教的褒奖。长尾实景在护送安王丸、春王丸前往京都的路上时,于美浓国的垂井收到了幕府的命令,将安王丸、春王丸杀害。

当时越后国守护上杉房朝长年居住在京都,长尾实景的从兄弟长尾赖景则随上杉房朝在京都奉公,近水楼台的长尾赖景便得到了上杉房朝的信任,成为上杉房朝的近臣。宝德元年(1449年),上杉房朝去世,长尾赖景等人拥立了上条上杉家出身的上杉房定入嗣。次年,进入越后国的新守护上杉房定在长尾赖景的支持下对功高盖主的长尾邦景、长尾实景父子发起攻击,最终逼迫长尾邦景自尽,长尾实景也在兵败后流亡信浓国。此后,越后国守护代便由长尾赖景一系出任。

文明元年(1469年),长尾赖景去世,其子长尾重景继承家督及守护代。文明十四年(1482年),长尾重景去世,越后长尾家的家督由长尾重景之子、年仅十九岁的长尾能景继承。在上杉房定的时代,越后上杉家和守护代越后长尾家的关系十分融洽,而相对稳定的越后上杉家则成为了当时在京都与古河公方交战的山内上杉家的坚实后盾。

明应三年(1494年),上杉房定去世,越后上杉家由其子、时年二十一岁的上杉房能继承。年轻气盛的上杉房能并不像父亲一样器重长尾家,而是提拔近臣斋藤氏,并且在越后国内废除了“郡司不入权”(守护任命的郡司不得进入地方领主的地盘执法),扩大了守护的权限。上杉房能的强势让越后上杉家与守护代长尾家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长尾为景的崛起


长享元年(1487年),山内上杉家和扇谷上杉家之间爆发了“长享之乱”。永正元年(1504年)九月,在武藏国的立河原合战中,因为扇谷上杉家得到了伊势宗瑞、今川氏亲的支援,导致山内上杉军不敌扇谷上杉军败北,战死两千余人,山内上杉显定不得不向身为越后国守护的弟弟上杉房能求援。

上杉房能很快就派出了长尾能景、为景父子率领越后军下向关东,越后军一路长驱直入,接连夺取了椚田城、实田城等扇谷上杉家的战略要地,一举扭转了战局。次年春天,越后军与山内上杉军一同包围了扇谷上杉家的根据地河越城,逼迫扇谷上杉朝良投降。

长尾能景在取得大胜后率军凯旋,然而在永正三年(1506年)时,越中国爆发了一向一揆的暴动,越中国守护畠山尚顺的家臣游佐氏、神保氏紧急向越后国求援,上杉房能再一次派出能征善战的长尾能景出兵他国。然而,九月十九日,长尾能景在般若野合战中被一向一揆击败,长尾能景本人也战死沙场。

长尾能景死后,继承家督的长尾为景年仅二十一岁,越后国上下一致欺侮年轻的长尾为景,很快就爆发了针对长尾家的叛乱。十一月,长尾为景率军平定了五十岚、石田、大须贺等豪强的叛乱,暂时稳定了国内的局势。

永正四年(1507年)正月,为了报复一向一揆,长尾为景率军侵入越中国,攻陷了一向一揆的据点牛尾城,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可是,当时越后国守护上杉房能一心想要趁长尾能景之死的机会排除长尾家的势力,与长尾为景的矛盾越来越深。

上杉房能没有子嗣,他迎接了上杉家的分家八条上杉家的八条房孝之子龙松丸为养子,与八条房孝结为同盟。八条房孝出身京都,早年下向越后国,成为上杉房定、上杉房能的近臣,一心想要取代长尾家成为守护代。八月二日,长尾为景发兵攻打守护上杉房能的居馆,上杉房能战败逃亡,想要前往关东依附哥哥山内上杉显定,结果一行人于八月七日在越后国的松山被长尾军追上杀害,同行的八条房孝、龙松丸父子也一同赴死。

杀死上杉房能以后,长尾为景拥立上条上杉家出身的上杉定实为越后上杉家的新任家督。上杉定实是前守护上杉房定的弟弟上杉房实之子,与上杉房能是从兄弟的关系,血缘非常接近。可是,上杉房能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宁愿立远亲八条上杉家出身的龙松丸为养子,也不愿意立上杉定实为继承人,引起了上条上杉家的不满,这才让上条上杉家与长尾为景走到了一起。

不过,长尾为景的行为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越后国北部的本庄时长、色部昌长、竹俣清纲等人斥责长尾为景是弑君者,随即宣布起兵讨伐长尾为景。好在这场叛乱在中条藤资、筑地忠基等长尾方的国人的努力下逐渐被平定。除了国内的反抗以外,长尾为景还需要面对来自于越后国以外的压力,山内上杉家自然是不必说的,山内上杉显定不可能会放过自己,而除了山内上杉家以外,幕府方面的压力也是不小的。要知道,上杉房能可是室町幕府任命的越后国守护,长尾为景杀害幕府任命的守护,无异于是谋反的行为,幕府随时都有可能召集各路大军讨伐长尾为景。

幸运的是,上天还是十分眷顾长尾为景的。永正五年(1508年)四月,前将军足利义稙在大内义兴、细川高国的拥戴下回到京都,重新出任幕府将军。足利义稙回到京都后,立足未稳的他急需寻找盟友和支持者,例如细川高国本是细川一门众出身,此时也被足利义稙允许继承嫡流细川京兆家的家督。正是因此,当长尾为景向足利义稙示好以后,足利义稙便不再追究长尾为景的政变,而是认可了上杉定实、长尾为景在越后国的守护及守护代的地位。长尾为景解除了来自室町幕府的压力,确立了自己在越后国的合法地位。


上杉显定来袭


永正六年(1509年)七月二十八日,山内上杉显定在分配完留守任务以后,将关东委托给扇谷上杉朝良管理,自己则亲率八千余军队侵入越后国。越后国一直以来都是山内上杉家的后援,山内上杉显定自然不可能允许后院失火,所以决定出兵越后国。此外,除了讨伐有着杀弟之仇的长尾为景外,山内上杉显定还需要保证上田庄等位于越后国但属于山内上杉家的领地不会落入敌手。

山内上杉军出兵以后,以上田庄为据点的长尾家分家上田长尾家加入了山内上杉家的一方,献出了坂户城给山内上杉军驻扎,而越后国的本庄房长、色部昌长、竹俣清纲等扬北众及上条上杉定宪、八条修理亮等上杉一族为首的反长尾为景势力很快也聚集到了山内上杉显定的麾下。

八月,越后国四处都传来了上杉定实、长尾为景派的败报,上杉定实、长尾为景不得不退往越中国暂避锋芒。长尾为景流亡以后,越后国内依旧有不少支持长尾为景的国人,例如山本寺上杉家、古志长尾家、山吉久盛、斋藤昌信、村山直义等,还有扬北众中条藤资、筑地忠基、黑川盛实、安田长秀,甚至连信浓国的都有市川甲斐守、小笠原大膳大夫、泉信浓守、高梨摄津守政盛等支持者。其中村山盛义、村山直义父子更是在姬川击败了山内上杉军。九月六日,长尾为景命令村山盛义、直义父子退往系鱼川,村山军再次与山内上杉军交战,村山盛义战死。此后,村山直义率领着败兵退往越中国与长尾为景会合。

由于对长尾为景的怨恨,山内上杉显定在占领越后国以后,下令没收曾经依附过长尾为景一方的武将领地,并将这些人逮捕杀害。山内上杉显定的铁腕政治逼得许多国人不得不携妻带子躲入深山藏匿,导致山内上杉家在越后国失去了许多本可以争取到的支持者。十月六日,幕府将军足利义稙下令北陆诸国支援长尾为景返回越后国,越中国、能登国、飞驒国、信浓国的许多武士都奉命加入了长尾为景的一方,随时都准备反攻越后国。

永正七年(1510年)四月开始,长尾为景军便在越后国与山内上杉军交战,为长尾为景归国寻找机会。四月十五日,长尾为景从越中国走水路前往佐渡岛,而后于二十日在越后国浦原津登陆。五月二十日,长尾为景方的村山直义在今井、黑岩一带与山内上杉军交战,很快就击退了山内上杉军。随后村山直义在系鱼川布下本阵,准备攻打位于越后国的国府的山内上杉显定。另外一边,五月二十八日,高梨政盛为首的信浓国军势也侵入了越后国,在板山合战中击败了山内上杉军。

六月十二日,山内上杉显定派遣养子山内上杉宪房出兵与长尾军交战,结果在被长尾军击败,山内上杉宪房率军退往妻有庄防守。十九日,长尾为景率军在柏崎布阵,随后便派出前锋部队攻打越后国的府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山内上杉显定认为府中无法固守,便决定暂时退回关东。可是,当山内上杉军撤出府中地区以后,原本站在山内上杉家一方的上田长尾家却突然反叛,切断了山内上杉军的退路。

六月二十日,山内上杉军在长森原被长尾军包围,山内上杉显定的酷政激起了越后国武士的仇恨,许多武士在战场上提着刀直接就奔着关东管领而来。根据军记物的记载,当时山内上杉显定麾下的军队四下逃散,只剩下了八百余人,而追上山内上杉军的长尾军则只有五百余人。然而,长尾军并未因为人少就停滞不前,而是全军朝着山内上杉军发起冲锋。当山内上杉显定布好阵型准备迎战长尾军时,高梨政盛却率领着七百余信浓国军势从侧面袭击了山内上杉军。山内上杉军完全没有料到高梨政盛的动向,顿时阵脚大乱。高梨政盛趁机杀向了山内上杉显定,在与山内上杉显定于马上交战了几回合后,高梨政盛突然扑向了山内上杉显定,将其扑落马下,随后拔刀取了山内上杉显定的首级。山内上杉显定战死以后,山内上杉军全军崩溃,在妻有庄防守的山内上杉宪房也带着残兵退回了上野国白井城。

山内上杉宪房在战后的书信中提到,长尾为景不仅杀死了上杉房能,还杀死了上杉显定,以家臣身份杀死两代主君,全天下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越后永正之乱


随着山内上杉显定的战死,山内上杉家对越后国的影响力日渐削弱,上杉定实牢牢地坐稳了越后守护的位子,而长尾为景则出任守护代代为执行国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上杉定实逐渐感受到了长尾为景的威胁,在强势的长尾为景的干涉下,越后上杉家逐渐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守护。

永正十年(1513年)九月二十九日,上杉定实派的家臣宇佐美房忠为了恢复守护的权力,在拉拢了信浓国的岛津、海野、井上、栗田等家族后,率军攻打长尾为景一方的国人安田长秀,守护与守护代争权的“越后永正之乱”爆发。十月二十一日,长尾为景方的福王寺友重、长尾房景等人,在沼河与上杉定实军交战并取得大胜。长尾为景在这期间亲率大军包围了宇佐美房忠的根据地小野城,然而就在长尾为景出兵后的十月十三日,守护上杉定实突然举兵,占领了长尾为景的根据地春日山城。得知上杉定实动向的长尾为景大惊失色,连忙率军返回了府中的长尾馆之中,并在十九日包围了春日山城。十月二十二日,上杉定实开城投降,被长尾为景幽禁在了府中长尾馆之中。

永正十一年(1514年)正月十六日,长尾为景方的坂户城城主长尾房长、栖吉城城主长尾房景、鸟坂城城主中条藤资、下仓山城城主福王寺友重等率军在六日市击败了上杉定实方的军队,上杉定实方损失了以上杉一族的八条左卫门尉为首的千余名士兵,局面逐渐对长尾为景有利起来。五月长尾为景再次率军攻打小野城,宇佐美房忠不敌败北,退往岩手城防御。五月二十六日,岩手城也在长尾为景的攻击下落城,宇佐美房忠为首的宇佐美一族悉数战死,长尾为景在与守护上杉定实的斗争中取得大胜。

取得“越后永正之乱”的胜利后,越后国的国政完全转移到了长尾为景的手上,长尾为景成为了事实上的越后国国主,上杉定实完全沦为了傀儡。然而,越后国内不满长尾为景专权的势力依旧存在,长尾家统治越后国的道路依然艰难。

此时越后国的周边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例如越后国的邻国越中国本是畠山尚庆的领地,可是当时畠山尚庆同时领有河内国、纪伊国、越中国三国守护职役,人也远在京都,无力统治越中国。因此,身为越中国守护代的神保庆宗便举兵作乱,想要效仿长尾为景夺取越后国一事,夺取越中国的大权。由于畠山尚庆与长尾为景有着细川高国这个共同盟友,因为这层关系,畠山尚庆便请求长尾为景出兵越中国平定叛乱。

永正十六年(1519年)秋天,长尾为景率军出阵越中国,在国境上的境川击败了敌军,随后一路杀进了越中国。次年六月,长尾为景再次率军杀入越中国,于八月三日二度在境川击败了神保军,之后便占领了越中国的新庄城。另外一方面,神保庆宗也召集了己方军队准备与长尾为景决战,朝着新庄城杀来。十二月二十一日,神保军在新庄城城下被长尾为景杀得大败,神保庆宗也被长尾军在战场上杀死。因为这个功绩,长尾为景被畠山尚庆任命为越中国新川郡的守护代。

大永四年(1524年),信浓国的北部发生动乱,盟友高梨政赖向越后国求援,长尾为景迅速出兵信浓国支援高梨政赖。在此期间,关东的北条氏纲与扇谷上杉朝兴都给越后国派来了使者,希望长尾为景能够支持己方。在山内上杉显定侵攻越后国时,长尾为景曾经与北条氏纲的父亲伊势宗瑞结盟,可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这次长尾为景却选择站在两上杉家的一方,与北条家断交。

在这期间,京都方面的政局也发生了变化。大永元年(1521年),将军足利义稙与管领细川高国对立出逃,细川高国便拥立了前将军足利义澄之子足利义晴为新任幕府将军。然而等到了大永七年(1527年)时,由于细川高国的家臣柳本贤治的叛变,足利义晴、细川高国不得不逃出京都流亡近江国。与细川高国争夺细川京兆家家督之位的细川晴元趁机率军从阿波国渡海来到了畿内的堺港,在堺港拥立足利义稙的养子足利义维建立了被称为“堺幕府”的政权。

长尾为景得知将军足利义晴、细川高国流亡近江国后,特意派来了使者表示长尾家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将军与管领,这让足利义晴和细川高国十分感动,下赐了原本只有守护才能拥有的毛毡鞍覆、白伞袋等特权给长尾为景,足利义晴还将名字里的“晴”字赐给了长尾为景的嫡子长尾晴景。

此外,当时的古河公方足利高基想要向幕府申请让将军下赐一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请求山内上杉家居中协调。而由于长尾为景与足利义晴政权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因此山内上杉宪宽便写信让长尾为景作为中介与幕府交涉。在长尾为景的努力下,足利义晴下赐了一字给足利高基的嫡子龟王丸,取名为足利晴氏。


越后天文之乱


享禄三年(1530年)十一月,上条上杉定宪在上条城举起反旗,号召支持守护的势力一同举兵讨伐逆臣长尾为景,“越后天文之乱”爆发。长尾为景得知此事后立即率军出阵至柏崎,与上条上杉家对峙。由于有着当时普遍受各地武家承认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晴的支持,越后国的许多国人都站在了长尾为景的一边。

可是好景不长,享禄四年(1431年)六月,长尾为景的支持者细川高国在畿内战败身死,长尾为景失去了一个重要盟友。与此同时,越后国的反长尾为景势力士气大振,许多国人也纷纷动摇,加入了反长尾为景的一方。天文二年(1533年),上田长尾家的长尾房长及扬北众的中条藤资等人加入了叛军一方,长尾为景陷入了劣势。十月,长尾房长、中条藤资、新发田纲贞等人率军侵入了府内的居多神社,并在同地纵火。

天文四年(1535年)五月,长尾房景率军攻打长尾为景方的下仓山城,城主福王寺孝重急忙向长尾为景求援。五月八日,长尾为景表示会给下仓山城派出援军并送来粮草,希望福王寺孝重能够固守待援。二十九日,长尾为景得知了长尾房长、宇佐美定满等人在上条城集结,反长尾为景势力越来越强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尾为景开始寄希望于比越后国守护更高的公仪求援。六月十三日,后奈良天皇下赐了御旗给长尾为景,宣布长尾为景一方为朝廷的“官军”。

天文五年(1536年)二月十日,后奈良天皇给长尾家颁布了命长尾为景平定越后国内乱的纶旨。长尾为景收到朝廷的纶旨以后,立即将此事传遍越后国各处。四月,宇佐美定满、柿崎景家等反长尾为景势力举兵向春日山城袭来,而长尾为景也率军举着天皇的御旗出阵迎战。四月十日,两军在颈城郡夷守乡的三分一原展开大战,在长尾为景的奋战下,反长尾为景军大败,战死被俘的人数高达数千人,长尾为景通过这场大战一举摆脱了困境。

三分一原合战之后不久,上条上杉定宪就郁郁而终了。在上条上杉定宪去世以后,大部分国人都开始考虑要不要继续与长尾为景对立,连上田长尾家在坚持抵抗一番后也率部归降了。


日本战国史·甲越春秋(9)战国早期的越后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