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分享:对于未来建筑的幻想
人类对未来的畅想从未停歇,未来的建筑与城市景观会是何等奇幻?那些观念超前的建筑设计,或许已经给过了我们答案。
本期视频为大家介绍了可变形的动态建筑——属于未来的建筑。在今天这个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的时代,任何“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设想都将变得可能。
可变形体系,一种通过结构自身外观形态的变化来实现对空间利用的进一步挖掘,对周围环境变化实现更好的响应,以及对人类居住舒适度升级提高的结构体系,给未来建筑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为无数天马行空的想法提供了一个承载它们的容器。
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可折叠体系的思想便已用于桥梁建造:以自由升降让船只通过的桥梁,城堡前可任意开合的吊桥,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船只通行与路面交通的矛盾。

把目光放到21世纪,2012年建成的位于阿布扎比的AlBahar塔采用了精心设计的外立面,在不同强度的阳光照射下,该立面能够自适应变化,将建筑的热吸收降低50%以上,这种可变形结构拥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可以大量节约空调的使用,以减少碳排放,同时也适应了当地炎热的气候。

类似的,在德黑兰,某楼房设计了三个可以通过电动转盘旋转90度的Sharifi-haHouse,它们可以自由转动以适应季节变化,在伊朗炎热的夏季,它们往往会露出外部阳台,而到了冬季,他们则会搬回结构中,以保持住宅核心的热量。

另一个例子则是2012年韩国世博会的海洋主题馆。建筑表面集成了一系列可移动薄层,可以实现白天遮阳、晚上照明的功能。除此之外欧洲的可变形建筑也很有趣,南丹麦斯努大学被包裹在1600多个穿孔百叶窗中,建筑外围的传感器可随时检测并调整光强和热度,以保持舒适的室内气候。

当然,类似的技术还有很多,随着可变形体系的应用,建筑的可能性被不断挖掘。在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智能而又舒适的智慧建筑,为人类创造出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END
视频链接:可变形体系——属于未来的建筑
文案 | 尹美珊 李 峰 朱 璐
排版 | 马文千
审核 | 胡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