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殊途同归』聊聊Kinera Odin大理石版&Nanna山岩版

2022-05-12 12:54 作者:黄色荧光笔YFP  | 我要投稿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聊过了许多Kinera的产品,包括中端扛把子Skuld,两代旗舰Baldr,甜品级的Freya以及蓝牙耳机YH802。Kinera用丰富且充足的产品线将各个价位都覆盖到了。其实,如果有试听过数个Kinera产品的烧友都不难发现,它每款产品的调音几乎都围绕着人声流行作为主导方向,在此基础上使用不同的切入点来展现,但无论如何都没有脱离品牌自身的调音底蕴。这次我们就来聊聊Kinera两条在5k-6k价位近似的,风格却有所不同的次旗舰耳塞——Odin大理石版以及Nanna山岩版。

 

 

Odin一代曾在2018年发布,从时间上来看几乎过去四年了。当年的Odin更像是给本就在日本蛮有热度的Kinera来了个“火上浇油”。然而这次要讲的并不是一代,而是它的升级版Odin大理石纹版,这条耳机刚好在上一年的五月底发布,满打满算过去一年的时间了。Nanna的第一代则于2019年发布,在当时的国内市场并没太多的反响。配件升级版的Nanna山岩版在上一年7月份推出。只不过遗憾的是虽然久闻Odin和Nanna的大名,但我在此前并没有试听过它们的一代,所以在这并不能给出升级对比的参考了。

 

 

包装盒上,这个家族风格我就不再多做介绍了,反正见到这种六边形的耳机包装盒十有八九绝对是Kinera了。里面的内衬和配件上,Odin和Nanna基本一样,包括四种耳机套,转接头以及耳机收纳包,关于这四种耳机套在后续说声音的时候会提一下搭配效果。Nanna的耳机包相比起Odin的来讲反而体积变小了很多,虽然Nanna还比Odin贵了一点。个人还是比较喜欢Odin这种收纳包,里面的空间更大,也能顺带着放点耳套之类的东西并且不容易顺着一起带出来,这个包和自家的旗舰Buldr是同款的。

 

 

Odin的原线采用了8股铜银混编线材,外观上是偏暗铜色和银色,不算特别的粗,柔软度适中。Nanna的原线则是两股单晶铜+单晶铜镀银混编,整体呈银色,比较软。这两个耳机都采用了标准的ciem 0.78mm插针,插头都是4.4mm平衡接口,如今大部分主流播放器和小尾巴都可以支持,只不过对于习惯使用2.5mm和3.5mm用户来说并不是很友好。


 

在之前的BaldrBuldr和Skuld的评测中我也吐槽过这个附送的转接头,接上原线以后看起来一体性很强,但实则这一段插头加转接头接在一起以后,它在长度上就很不友好,反而不实用,有可能在不经意中损坏插头甚至前端。Odin和Nanna都是采用这种转接方式,而近期推出的Urd似乎听取了意见,采用了新的定制可换接头。


 

Odin大理石版的外观相比起其他Kinera的耳机要朴素的特别多,采用了纯黑的腔体,在面板和腔体侧面上有几道手绘的大理石纹路,初看并不算惊艳,但久而久之又觉得十分和谐耐看,在光线下呈现富有光泽感的黑。出音嘴的部分是金属材质的,这样可以更加容易的更换耳机套,并且不容易让口径较大的套子滑出,这点好评。

 

 

Nanna山岩版的外观也十分稳重且经得起推敲,相比起Odin大理石的面板有更吸晴的颜色搭配。这个山岩的设计引用了北欧神话的女神Nanna殉情后化作一座红色山岩,伫立在空旷的大地上仰望极光和满天星月,孤独吟唱空灵忧伤的歌。Kinera的设计师将这段故事“有声有色”的呈现在了这条耳机上。

 

 

首先来讲讲Odin的声音吧。首先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均衡且凝聚的,富有能量感和较高密度,结像略大略厚,它并不是那种一下就能死死抓住你耳朵的类型,在细品之后,可以发现它在衔接上做的不错,同时有一点刻意的对声音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柔顺化,久听后很难挑出什么明显的刺。而且整体调音走向和杂食程度相比于自家的旗舰、那个略显偏科的Baldr要好上不少。在笔记本、手机这类设备上不至于出恶声,我单纯插着MacBook Pro已经有不错的效果了,甚至也还能有不错的能量和密度,到了播放器上更是有潜力。在我的记忆中它与Skuld的风格能搭上一点边,两者都属于”圈“味铁塞,都是极富听感的类型,但Odin并没有后者那么的粘稠和浓厚,在细节、信息量以及能量感仍是Skuld的上位。

 

在硬素质上Odin符合一个八动铁单元该出来的密度、解析和信息量。在声场上,横向的边界感还是较为明显一些,在听一些大编制的时候会有一些撞墙感,纵深表现还算可以,铺开是一张较圆的声场。虽然纵向高度算不上很高,但是整个声音框架并不会有很明显的违和感,有着很强的包围感。来剖析一下这条塞子的三频,首先讲讲低频。在量感上给的并不算多,下潜深,尤其打击感是它的强项,十分扎实有力。前面也提到了Odin和Skuld在风格上略有点相似,但是在低频上讲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Skuld的低频速度感较为慵懒,而Odin相比起来要快速的多,在回收的时候又保有合适的残响从而形成一个恰好的氛围感,鲜活而有带动感。并且在整个空间的排布上,低频位置又足够的正确,得以在给出这般低频时并不影响到中频,只不过在层次感和纹理感上有所抹除。

 

 

中频人声依旧是Kinera的拿手好戏,但Odin的人声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像一部分自家的塞子一样给出较多的染色,恰恰相反的是它偏向于细节还原的类型,又在这个基础上打磨了一定的顺滑度,再微微的突出了一点点口型感,加一点点颗粒感。在排布的位置上处于中等稍靠近听者,并不显厚重,有较好的透明感,听起来富有活力,对于男声与女声来讲较为通吃。还有一点就是Odin的人声对于前端的搭配会呈现较为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密度、润泽度和鲜活性上,一定程度上更反映了前端本身的情况。高频展现的比较柔滑,在透明度和亮度上都还不错,并没有强烈的线条感,不单薄,非常饱满,总的来说能给出一个够用和耐听的评价,但延伸上一般般,并且一部分高频器乐的音色会显得有一些偏软,在搭配一些线条感和框架感较强的播放器时候能很有效的改善。

 

 

Odin在换线上是有较大升级空间的,这个就需要烧友自己去尝试了。当然换套是一个成本更低的玩法,官方也提供了四种耳机套:蓝色套柄的FY-009-B均衡套,广口套,final type-e套以及海绵套。在原装套中我更喜欢广口的,能够改善些许的边界感,交响,亦或是器乐可以使用这个套,但凝聚度略削。Final e套的话整个声音会更加的浓郁,但是高频头顶空间会削,边界感也会更强。FY-009-B套整体都很均衡,但是声音会增加些许的颗粒感。虽然在别的耳机上我并不推荐使用海绵套,但是在Odin上的效果还算可以,声音也不会变得太散乱。其他的套子的话,我更建议JVC FX9以及FX10,相比起自带的广口套不会削凝聚度,也更好的分配了三频的能量感,还有就是acoustune新出的AEX50,这个套子的横向声场扩展的甚至比FX10还宽,纵向略逊,在一些细节上会稍显柔化,在Odin上可以做到杂食的效果。如果泛流行居多的话,也不妨尝试下softears的UC套。

 

 

再来讲讲山岩Nanna的声音吧。Nanna相比起Odin对于驱动其的前端有一定的门槛,它需要更大的推力以及更好控制力,对于电脑手机这类设备,推的并不算太好。就算是小尾巴,声音也很难达到播放器那种凝聚感,另外它所需要的声压级比较的高,比如我在MacBook上几乎就要把音量打满了才到我合适的音量,从单元的配置上能看出点端倪:一颗7mm动圈,一颗声扬的动铁以及一拖二静电,灵敏度虽然不低,但是阻抗来到了60欧姆。另外,Nanna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磨合煲机,对高频的改善会特别明显。

 

和Odin比起来的话,在声音素质上乍一听似乎比较接近,但是整个空间架构的塑造上这两个耳机直接一切换就能感受到非常明显差别。如果不喜欢Odin那般浓郁但凝聚在较小空间里,边界感较为明显的声音的话,那么Nanna就是一个几乎相反的选择——声场非常的辽阔,边界感模糊,纵深和纵向略逊小于横向,非常宽松的听感,在音色上也十分通透而明亮,乐器的排布和能量的分散也做的相当不错。

 

 

虽然Nanna整体略偏向于中高走向,但是它依旧也有着一个蓬松的低频作为基底,量给的不算特别的多,饱满而富有弹性,在动态上并不欠缺,在整个音场中也留有较强的弥漫感,纹理感上有所涂抹。它比起Odin那种强有力的富有打击感的低频来讲会显得柔缓一些,在一些需要强有力的瞬态场景,比如电音的时候,Nanna就没有Odin那么合适了。只不过对于整体的音色和风格的协调来讲,这样的低频表现更适合这个塞子的特色和气质。

 

中频可以算是Nanna的一大加分点,非常具有Kinera人声的特色:细腻、纤细、甜美。Nanna尤其是在女声上有更好的表现,对于一些日系歌手有十分高的相性,手嶌葵,KOKIA这类偏向于抒情的歌手更佳,非常好的展现和诠释那种空灵、细腻和阴柔的感觉,久听以后甚至会让人有点中毒。更让我意外的是虽然中频只有一颗动铁负责,但是并不会感觉发空,厚度拿捏的刚刚好。即使密度不算非常的高,听起来却并不显得违和,和低频的圈和高频的静电做到了较高的一致度。只不过一些老沉或者厚重的声线就显得有一些年轻化了,因为音色上也会做出一些柔化处理,所以一些爆发的摇滚歌手可能显得不够有冲击感。

 

 

Nanna的高频全权交给了一对声扬的一拖二静电负责,结像较为纤细,略靠近听者。拥有很高的干净度和明亮度,但又十分的柔和,毫无刺激感。特别在听小提琴二重奏的时候,在整个音场中有非常强的弥散感,充足的泛音营造出很强的空气感。高频的延伸需要前端强有力的支撑才能达到较好的高度,一旦推好后,有着非常好的艺术感。只不过在面对大编制的时候,我认为缺少了强有力的线条和气势感,并且密度和信息量还是会有些hold不住,稍显乱了阵脚。所以我认为Nanna更专注和适合于小编制或独奏器乐的演绎。

 

 

关于耳机套的搭配上,Nanna官方同样也提供了和Odin一样的配置。Odin我是不太建议使用final e套的,然而在Nanna上我认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会缩小点横向声场,但是让整个声音的凝聚度和密度有所上升,加上本身就顺滑的声音,对于流行人声来讲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而蓝色柄的套子的凝聚感和低频的增强相比起e套来讲没那么多,但是是一个最为均衡的选择。声场套个人觉得反而让声音散了很多,因为本身的声场就足够大了,只不过JVC的FX9和FX10依旧是个好选择,但是要注意是是因为Nanna的出音嘴和腔体是一体的,FX10由于管径较大,很容易在取出耳机的时候顺势就滑出来了。再有就是Softears的UC套,和e套有相似的凝聚感,但是人声的位置会显得突出一些,拉的更靠近听者。同样的,Nanna换线后的声音也是会产生较大变化的。

 

 

吧啦吧啦的写了一大长篇,总结来说Odin大理石版属于是再续了一代的经典,更好的配置、更强悍的素质和更符合国内市场的审美,以更凝聚和更富有包围感的声音、以及富有打击感的低频来演绎所擅长的泛流行曲目,虽然已经过了一年了,但在5k价位它依然有一定的竞争力。Nanna虽然摆在了6000元价位——这个我所认为的仍是空档的好球区,但是出于疫情的影响让它的热度显得有些不温不火,它则是用而宽广的声场和空灵、阴柔和细腻的人声与缥缈弥漫的高频来抓住听者的耳朵。这两个耳机的声音走向和取舍不尽相同,但最终也殊途同归的体现了Kinera的调音特色和底蕴。


『殊途同归』聊聊Kinera Odin大理石版&Nanna山岩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