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郑炳/炳哥】2022经济学考研应该注意哪些坑

2020-12-17 10:26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离2021年考研只剩最后10天,这也意味着10天后,2022年考研大战正式拉开序幕,而很多22考研的同学现在还处于观望之中,仿佛置身事外,与己无关,但其实时间已经不多了。

曾经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提升自己,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来不及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各位22的同学赶紧醒醒吧。

现在开始准备,还有一年的时间,备战名校还有机会。

在正式开始准备的时候,炳哥提前给大家打个预防针,这六大坑千万不要踩。


总以为自己还有时间,没有全力以赴


历年考研报名人数不断增长,下图是近10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据消息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21万,2022年考研人数预计达到500万。

而与此同时,录报比却在逐年下降,从2010年34%的录报比下降到2020年29%的录报比。

这还只是整个考研的大数据,具体到经济学专业就更激烈了。经济学就业前景好,工资收入高,这样的认知导致经济学专业每年的报名人数激增,名校的竞争尤其激烈,而每年的推免人数众多,导致统考名额急减,报录比居高不下。如厦门大学金融学专业的报录比达到40:1.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如果你自认为不是智商超群,那么要想杀出一条血路,成功上岸,唯有早日准备,用努力来换取自己想要的结果。

即使没有考上,也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每年考完试都有不少学生跟我诉苦,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开始。

如果你不想自己留下遗憾,趁着现在还有时间,立马开始。

行动是克服焦虑的良药。


无法均衡发展,公共课偏科


大家都知道,经济学考研一般分为4门科目:政治、英语、数学、经济学专业课。政治和英语的满分为100分,数学和专业课满分为150分,考研分为单科线和总分线,如果单科和总分线有一条线没过,那么就很难上岸。(有些学校会有破格录取,基本上概率很小)

所以我强烈呼吁大家,一定要过线。如果有可能,数学和专业课一定要考高分。

俗话说,得专业课和数学得天下。(因为英语和政治其实大家得分都差不多),数学考得好的140多,考得差的几十分。

而有些学校,特别是专业课简单的学校,如暨南大学,公共课就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大家在前期一定要合理分配各科复习时间,不要偏科。


低估专业课难度


上一条我讲了不要偏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专业课就不需要重视了,专业课和数学还是需要花更多时间。

我发现很多同学容易陷入两极化,重视的人非常重视,不重视的人不以为意。

很多同学听信学长学姐的话,将专业课放在9月份复习,结果发现时间来不及,只能囫囵吞枣,没法吸收,最后成绩就不太理想。

不同院校专业课难度不同,所以要区别对待。


如人大一共有10本书,涵盖了宏、微观、政治经济学,所参考书籍涉及初、中、高三个维度。

这样的情况下,短短几个月怎么能够看完并能很好吸收。

此外,跨专业考生新接触一门学科时,要培养学科思维需要建立长期的时间,几个月的时间很难完全了解一门学科。

所以同学们要趁早复习专业课,尤其是跨专业考生,据我这么多年的辅导经验来看,跨专业考生准备得越早,上岸几率越大。


院校选择重要但不紧急


不少同学迟迟不肯开始复习的原因之一就是院校还没选择好,这个事情,我说了无数次,院校没选择好,并不影响你复习。不管考什么院校,先从高鸿业的书看起就对了。

高鸿业老师的书非常经典,被众多高校列为经济学考研的参考书目之一,这本书教材内容编写细致,体系清晰,概念逐次推进,每章后面还有回顾评析,总结到位。是一本适合中国考生应试用的教材。

现阶段先从高老先生的书开始,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复习方法有问题


我发现很多同学在复习经济学时都有以下三个误区


1、不爱做题,特别是文字性考题;

2、看书太纠结细节,不知道梳理重难点

3、老以为要靠背,经济学不是文科

经济的考题类型有侧重文字类的,也有侧重计算类的。很多同学知道,计算类考题要多练,掌握套路,但是对于文字类考题很多同学认为不用下笔写,直接在脑子里想一想就行了。

殊不知,从脑子到手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你脑子里想得很好的内容,下笔了就不一定能完整写不出来。

所以为了减少这种偏差的出现,尽量动笔写。

做任何事都要学会抓重点和主流,相信学过政治的同学都知道,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梳理重难点,建立经济学整体框架,不要过分纠结于细节。

第三个问题我下面给了一张复习规划,涉及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大家可以按照这个图表来做。

经济学的学习需要看书、做题、背书三位一体,不能只侧重于某一方面。

心态和身体出问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一切都没了。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习,还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坚持锻炼身体,以强健的体魄来应对各种考研中的苦难。

如果强健的身体是物质基础,那么良好的心态就是精神基础。两者在考研路上缺一不可,考研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让人崩溃的事情,比如父母的不理解,题做不出,书背不下来......

如果心态脆弱,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产生放弃的心理。所以如果决定考研,就要保持坚定的意志,拥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信心。如果一时心情不畅,也要想办法努力调节。

以上这六大坑,是我根据多年辅导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22考研的同学能够巧妙避坑,以正确的方法,昂扬的斗志打赢考研这场战役。


【郑炳/炳哥】2022经济学考研应该注意哪些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