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封情书给十八岁

18岁,当我们来到这个成人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有了一套又一套人生模板等着我们。我们每做一件事儿,甚至从想做开始,一些所谓的有经验的人,就会把我们带入模板。然后告诉我们这套模板输出的结果,给我们贴上这样或者那样的标签
社交网络又给了我们太多成功模板的示范,就像是标准答案一样。然后又有特别多人一边贩卖着焦虑,一边跳出来要手把手教我们逆袭,教我们也成为别人的参考答案
18岁之前,我们习惯了自己的人生是由问题和答案两部分组成的。我们忘记了大胆地去设计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像是习惯了临摹字帖的手,没有办法如孩童一般自由自在地在纸上随意勾画。人生不该有模板和标准答案,我们要去设计它,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自由设计自己的人生不是把所有技能点都点满,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物质或能力。我们要在设计之前,首先明白自己存在局限性。我们没法长生不老,这就是时间维度的局限;我们不能瞬间移动,甚至大多数人这辈子都不会迈出国门,这些都是空间维度的局限。但是恰恰由于时间和空间维度有局限,我们自身的经历和我们与外界交流、学习他人的这些经历都大大受限,我们宝贵的人生才会更显得弥足珍贵
设计自己人生就是手里这些有限的点数,真正用在刀刃上,用在自己真正擅长真正需要的地方:高度、深度、宽度、温度、维度(他们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但有时候又不可兼得)
高度,决定你在人生道路上的海拔,左右你的视野和决策。绝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更高,但是高低永远是相对的,塔尖永远是最小的一部分。我们很有可能,穷我们一生都没有办法到达腰部,这非常容易让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仰望中心态失衡(人生比的不是长短,是价值.)
深度,是你在思想、艺术上的精深程度。和高度不同的是,高度更多是靠繁忙的量的积累,而深度则是在必要的量达成之后,闲暇时光的灵光乍现。追求深度,当然也是在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但比起高度,他更需要专注、智慧和相当程度的天赋
宽度,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维度。我们太容易陷入某一单一身份的怪圈,而忽视其他宽度。设计宽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打开,更好的平衡人生中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角色,并可以让我们从这些角色中收获归属与满足
温度,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着光的维度。热情和精彩,都不足以去描绘它的本质。它既可以体现我们内心有多认同和热爱自己当下的生活,又可以衡量我们在以怎样的程度为别人送去力量和欢愉
高度,有职位和银行的存款作为标尺;深度,有头衔和论文数量去进行计量;别人有时候也会用标签去尝试定义宽度;但是温度不一样,温度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知。对于别人来说,他们或许还能用一句“和你相处很舒服”类似这样的话语来勉强作为你温度的注脚。但是对于自己,只有你知道,对于现在的生活,你满不满意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过了18岁,来到成人的世界,我们有责任去随时随地的重建和调整。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不同,终点更不一样
维度,就像是几条辅助线一样,没有好坏之分,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进行量化和比较。评判构建维度的标准的话,第一就是你有多努力的尝试理解和设计自己人生的形状。第二就是你有多努力的去投入和填充你自己的人生设计。前者是你自由的意志,后者是你人生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