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行测真题浅析地理类常识的备考方法

全文字数|2.8千
阅读时间|10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十年之前考察的地理题目
2.从已知情况进行分析
3.根据真题进行针对性复习

一、十年之前考察的地理题目
【2018421联考】关于洋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了闻名世界的纽芬兰渔场
(B)哥伦布航海横跨大西洋前往美洲时,可以利用墨西哥湾暖流顺水航行
(C)美国西海岸发生原油泄漏后,污染物有可能随加利福尼亚寒流污染赤道地区
(D)由于秘鲁寒流的强大影响,可以在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看到企鹅

关于洋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了闻名世界的纽芬兰渔场
(B)哥伦布航海横跨大西洋前往美洲时,可以利用墨西哥湾暖流顺水航行
(C)美国西海岸发生原油泄漏后,污染物有可能随加利福尼亚寒流污染赤道地区
(D)由于秘鲁寒流的强大影响,可以在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看到企鹅
正确率23%,易错项D

本题正确率比纯蒙(25%)还要低2%,不仅说明很多考生对「洋流」这个概念过于想当然,还说明很多考生的初中地理学的并不好,彻底忘记了十年前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学的知识。
本题D项出自初中地理的「延伸阅读」(也可以叫趣味小知识、课外阅读)环节,「赤道附近有企鹅」是存在的。
本题为选非题,一定要优先找一定错误的。根据地理印象可知,北美大陆由南到北分别为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拉布拉多和纽芬兰位于加拿大东北,墨西哥湾位于墨西哥东部和美国佛罗里达州西南部(简单记为「美国南部」亦可),加利福尼亚位于美国西部。
综上所述,AC均可能,B不可能。「墨西哥湾暖流」一定是「从墨西哥湾去其他地方的洋流」,众所周知哥伦布航海是从欧洲西部去美洲,因此这条航线一定是逆着该洋流的,不可能顺水航行,因此本题选B。
本题无需纠结每个洋流的细节,只要知道哥伦布航行的大致方向即可断定B错误。
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的企鹅都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
二、从已知情况进行分析
本题错误率超高,有两个重要原因:
①很多考生地理学的不好,也对其不感兴趣,备考时也没有下功夫
②本题考察的点较为陌生
关于①,想要重视起来很简单,大家只要稍微看看历年公考和「地理」有关题目的正确率就可以了,有很多题目正确率都不到50%,甚至还有像本题这样,正确率比「纯蒙」还要低的。复习好这一板块,就能保证自己比大多数人能多考1~2分,非常有意义。
而②就是本文的重点了。可以看出,4个选项描述的都是西半球的事物,位于东半球的我们往往比较陌生。正因为特别陌生,所以在备考时能从这道题目上学到更多。
关于这道题的学习,大家首先要分析每个选项对应的知识点自己能否掌握,掌握到了什么地步。本题的考点基本在下图:

(A)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了闻名世界的纽芬兰渔场
A选项涉及3个概念: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和纽芬兰渔场。 该选项对应的知识点不太热门,但也绝不超纲,是和「北美」地区有关的重要知识点。可能很多考生不知道「拉布拉多寒流」或「纽芬兰渔场」的位置,但有两个地方必须了解:
①「墨西哥湾暖流」是「洋流」的最重要知识点,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暖流。该暖流发源于美国南部、墨西哥和佛罗里达州之间的墨西哥湾,随后延伸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了大部分西半球的北部。
美国、西欧、北欧乃至俄罗斯的不冻港摩尔棱斯克,都深受这源自墨西哥湾的暖流影响。
②「寒暖流交汇处产渔场」是地理的重要知识点。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加之许多鱼类是随洋流运动的,所以在寒暖流交汇的地方,鱼群自然比别处密集。
知道这两个点,基本就能确定A选项描述是正确的。
A选项的另外两个知识点情况如下:
「拉布拉多寒流」:来自北冰洋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洋流称拉布拉多寒流,是流经加拿大北极群岛和拉布拉多半岛东岸的一支寒流。
其中「拉布拉多半岛」位于加拿大东北部,不熟悉北美地理的小伙伴可以简单理解成该半岛位于美国纽约以北很远的地方。
「纽芬兰渔场」:纽芬兰渔场,位于纽芬兰岛沿岸,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交汇而形成。
其中纽芬兰岛位于拉布拉多半岛南部,大致可认为位于纽约的东北。
(B)哥伦布航海横跨大西洋前往美洲时,可以利用墨西哥湾暖流顺水航行
根据「墨西哥湾暖流」的知识点可知,其暖流方向大致可画一条美国佛罗里达州→西欧地区的直线,或者理解为「从墨西哥到西班牙」,显然和哥伦布「从西班牙到美洲」的航行路线相反,错误。
事实上,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航行的,花了37天。后来哥伦布优化了自己的航行路线,第二次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的,只用了20天。
(C)美国西海岸发生原油泄漏后,污染物有可能随加利福尼亚寒流污染赤道地区
虽然「加利福尼亚寒流」是一个冷门的知识点,但大家需要注意,公考中一般不会生造一个不存在的名词,也就是说这个寒流一定是存在的。
站在不会这个知识点的角度,对C选项进行推测: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可能有的小伙伴不太了解该州的具体位置,但没有关系,因为「寒流」必然是由寒冷向温暖的地方流动,即「高纬度→低纬度」,因此原油泄漏后可能流到迟到地图造成污染,正确。
(D)由于秘鲁寒流的强大影响,可以在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看到企鹅
D选项和C选项的情况是相同的。题干说的是「秘鲁寒流的强大影响」,那么这个寒流必然存在,且影响力必然强大,主要问题就在于「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看到企鹅」是否正确。
D选项属于初中地理的课外知识,一般的考生可能不太熟悉。站在不会这个知识点的角度去思考:
虽然企鹅在南极最多,但回忆曾经学过的内容,从来没有「企鹅必须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这种描述,所以D选项不管是否正确,首先其逻辑是可行的。
三、根据真题进行针对性复习
本题基本上都是「初中地理」的知识点,且正确率只有23%,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只要复习好初中地理的课本,就能战胜绝大多数考生,稳稳拿到这一分。
在备考时,大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本题错误率高的原因,主要在于西半球地理情况,尤其是洋流情况对于考生来说相对而言比较陌生,因此大家可以在备考时针对性地复习。
可以发现,本题A选项的考点核心为「墨西哥湾暖流」,而该暖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洋流。这道题的启示就是:
复习板块时,要提纲契领,把该板块最重要的知识掌握透,对复习好该板块非常重要。
同时,A选项还考查了「冷暖相交有渔场」这个点。A选项如果是干扰项,那可能会这儿做手脚,例如把「渔场」改为「油田」等。
B选项的关键在于「哥伦布航行」的路线和「墨西哥湾暖流」的路线的关系。
可以发现B选项并没有考察的很深,大家无需了解哥伦布航行的具体路线,也不需要了解其航行时间、启程地、目的地和西班牙与葡萄牙的竞争背景即可解出,只要对其能够大概理解即可。
这道题的启示就是:理解比死记硬背重要的多。
很多考生可能背过了1000个知识点,但没有把点延伸成线、成面,其对知识点的系统掌握能力是很贫乏的。对于B选项来说,即使把「哥伦布航行」和「墨西哥湾暖流」的知识点背的滚瓜乱熟,如果没有意识到两者的联系,还是可能认不出来它的错误之处。
C和D选项的关键,就是对「寒流」流向的认识。CD的知识点都较为陌生,但大家在解这两个选项的时候不需要去纠结这个知识点,而是根据「洋流」和「寒流」的性质来确定其对赤道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个题并根据4个选项,大家可以从中学到非常丰富的知识,并将各个知识点串在一起,还可以从中理解到公考的出题逻辑。这就是根据真题的备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