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27):“动能(含关于热能、化学能等的一些简单描述)”
为了说明动能,首先请先看下图《27》-1:

在上图《27》-1中第一层源质外围共有一层黄色能量覆膜,而第二层源质外围则有黄色、橙色共两层能量覆膜,在图《27》-1中还有未在图中标出的源质以及源质能量团,是这些源质以及源质能量团维持住了图《27》-1初始情况下的稳定。
现我们先对图《27》-1的模型进行分析,由图可知,第一层源质外围只有一层能量覆膜,故第一层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在作用于第一层源质能量团外的源质或能量时该源质引力只受到其单层能量覆膜的一次削弱,与之相对,第二层源质的外围有两层能量覆膜,故第二层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在作用与第二层源质能量团外的源质或能量时该源质引力受到其双层能量覆膜的两次削弱。由于第一层源质能量团的源质引力作用于源质能量团外的源质或能量时其源质引力只受到一次削弱,第二层源质能量团的源质引力作用与源质能量团外的源质或能量时其源质引力共受到两次削弱,所以当有源质或是能量存在于《27》-1的模型中时,第一层源质能量团能够作用于该源质或能量的源质引力将大于第二层源质能量团能够作用于这些源质或能量的源质引力,因此当有能量出现于第一层源质能量团与第二层源质能量团之间时,这些能量理所当然地会更倾向于聚集于第一层源质能量团的周围,具体情况如下图《27》-2与《27》-3:

上图《27》-2是在图《27》-1的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一部分能量后所的情况,如之前分析第一层源质能量团的源质引力作用于源质或是能量的强度大于第二层源质能量团的源质引力作用于源质或是能量的强度,所以在图《27》-2的情况下能量会自然而然地被第一层源质吸引并汇聚与第一层源质的周围如下图《27》-3:

此时我们在图《27》-3的模型的基础上继续分析,虽然第一层源质能量团最开始时可以维持稳定,不过由于新的、具有削弱源质引力的能量团——蓝色能量团被引入模型,蓝色能量团与第一层源质能量团连线方向上的引力平衡被打破,因此第一层源质有向蓝色能量团的反方向移动的倾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确实地向着蓝色能量团所在方向的反方向开始移动,此时蓝色能量团就叫做第一层源质能量团的“动能”。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其实只要新被引入系统的能量团具有打破原有系统的引力平衡的能力、使得系统内已达到平衡或是达到相对平衡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的部分或全体产生相对位移,那么这种能量便足以被叫做动能,也因此事实上图《27》-1的条件设定实际上与说明“动能是什么”并无关系,但我如此设定却有助于说明“动能是被如何保存”。
事实上当蓝色能量团被引入系统后,依据蓝色能量团的能量总量以及源质能量引力场的源质引力分布一定会引起以下四种情况中的一种:
蓝色能量团的能量总量适中,源质能量引力场的引力分布较为杂乱,最终蓝色能量团在以动能的形式影响系统的过程中被拆解并以小型能量团的形式开始被周围的源质、源质能量团吸收或是破坏它们的引力平衡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无序位移如下图《27》-4:

在上述情况下,我们通常会称这些源质能量团出现了无规律性位移,或称其发生了无规律震动,因此现代科学界通常会把此时的蓝色能量成为“热能”,而图《27》-3向图《27》-4的转变则被称为动能转变为热能,不过热能不是目前要重点讨论的对象所以跳过,有机会之后再补。
蓝色能量团的能量总量偏多,源质能量引力场的引力分布较为均匀,最终蓝色能量团的能量部分形成某个源质能量团的能量覆膜,部分继续游离如下图《27》-5:

在上述情况下我们通常会称那个产生了新的能量覆膜的源质能量团的能量提升,称其达到了激发态或是具备了能级跃迁的基础,但激发态和能级跃迁同样不是目前的重点,所以同样跳过之后再补。
蓝色能量团的能量总量巨大,包覆了两个或更多的源质能量团并形成稳定结构或是稳定的能量覆膜如下图《27》-6:

此时依据其形成的能量覆膜的类型、被包覆的源质能量团间的能量覆膜结构我们通常会称其形成了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等化学键结构,并称这些源质能量团储备了一定程度的化学能(源自于包覆它们的能量覆膜)(由上图《27》-3与《27》-6可知由于动能是存在于源质能量团单方向的能量团,其直接转变为包覆复数源质能量团的能量覆膜比较困难,所以多数情况下动能都是先转变为热能再转变为化学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的情况极少(有也多半会被叫做物理反应),这是动能通常不会直接转变为化学能的原因),当然化学能同样不是目前讨论的重点,依旧跳过以后再补。
最后一种情况是蓝色能量团的能量较少不足以包覆周围任意一个源质形成一个稳定的能量覆膜,却又被源质能量引力场组成的整个系统因某种原因约束在某个源质附近时成为稳定的动能,以图《27》-3而言就是第一层源质能量团与第二层源质能量团的能量覆膜层数差导致的源质引力实际作用效果大小的差距。事实上如果图《27》-3的约束力不源于能量覆膜的层数之差,源质数量的差距同样可以产生类似效果如下图《27》-7:

在图《27》-7中第一层源质能量团与第二层源质能量团都是双层能量覆膜结构,但因为第一层源质能量团含有两个源质因此引力强度更大,所以如果蓝色能量团如果如《27》-2那样被引入这个模型那么它还是会被第一层源质吸引并可能稳定存在于第一层源质周围成为其动能。
以上便是关于动能(还有一堆想起来了并且心血来潮突然想随便说说的玩意),也即这篇文章的内容了,正文到此结束,下篇源质能量团对另一源质能量团的融入,或称其为“聚变”,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