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雪糕自由”已不再?

2021-07-16 10:40 作者:中食财经  | 我要投稿




长期以来,空调、西瓜、雪糕被冠以避暑“三利器”。而近年来,消费者的“雪糕自信”却在被打击。


从市场来看,2元起底的雪糕价格、各种被附加值傍身的联名款,以及雪糕中的爱马仕钟薛高,推出66元高价产品,使得雪糕价格直接膨胀十倍有余。诚然,随着原料、人工等成本的增加,行业内产品普遍涨价,产业调整已呈现不可逆趋势。


但在“大调整”时期,随着新品牌的涌入,竞争加剧,行业乱象也相伴而生。近年来,雪糕被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胜枚举,产业链监管成为生产商的重要把关点。另外,在大健康的风口,高脂、高糖的雪糕形象如何“改写”,亦是当前相关企业的一个重要考题。


01

从产品看价值属性


在消费者意识里,雪糕可谓是其“又爱又恨”的食物之一。消费者在享受雪糕清凉解渴的功效的同时,亦担心其高热量带来的身体负担。不过,从雪糕的分类来看,雪糕似乎也有所区别,不同品类雪糕对身体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从配料成分来看,雪糕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冰棒,其主要成分为水、糖和适量香精。另一类是含乳制品,除水、糖等成分之外,还添加了乳脂成分。其中,好的冰淇淋,通常会用奶油或者牛奶作原料。而普通的冰淇淋,一般会用植脂末、全脂奶粉。


值得关注的是,在健康消费盛行的当下,雪糕产业能否打破传统的行业认知,在价格提升的同时,生产出与价格匹配的产品呢?


另外,随着雪糕行业整体价格的提升,所呈现出的巨大的增量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品牌的布局。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线上品牌只有60余家,2019年这一数字就增至150家……


不过,在行业发展不断走热的同时,人们对产品的消费正在趋于理性化,消费者除了对于产品的口味和种类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更倾向于消费一些安全健康、营养美味、方便快捷的冰淇淋和冷冻冷藏食品。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我国冰淇淋行业供给规模达到603万吨,2025年供给规模迅速增长到758万吨,同比增长6.3%。


02

雪糕市场或面临压缩


一方面,市场在以多样化的形式吸引着消费者;另一方面,雪糕企业亦不可忽略外来因素的冲击。


据2021年行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雪糕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是以和路雪、雀巢、明治为代表的外资品牌,约占全国26%的冰淇淋市场;二是以伊利、蒙牛、天冰、红宝莱、龙凤、思念等企业为代表的全国品牌,约占全国41%的冰淇淋市场;三是由各个地方企业生产的产品占有了约30%的当地市场。由此来看,尽管钟薛高在营销上是风头正足,但在市占率方面并未有根本性突破。


从产品表现形式来看,低糖、零添加等健康理念同样成为不少品牌标榜的亮点。老品牌沈阳中街冰点旗下的中街1946,倡导的就是健康“0”添加的新鲜冰品概念;故宫等文创冰激凌概念逐渐走热;钟薛高、奥雪“东北铁锅炖”、雪帝“长沙臭豆腐”等以猎奇口味雪糕抢占传统市场,当然,价格也不菲。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迅速拉动市场,雪糕降价销售已成为企业的惯用"杀手锏"。高价低售,亦体现了行业存在有一定的泡沫。


除了行业自身竞争激烈外,近年来火热的饮品行业对雪糕行业形成的冲击同样值得重视。从产品品类来看,雪糕与汽水、新式茶饮等都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而后两者亦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不仅出现了元气森林、喜茶等新兴品牌,且相关企业更加注重健康趋势走向。基于行业的低门槛属性,雪糕的升级不能局限于价格的虚高,更应注重产品品质与消费者匹配度。


“雪糕自由”已不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