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脊髓Treg介导的BDNF/TrkB-ASIC1a信号通路参与大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分子机制研究

2023-02-25 16:46 作者:穿大褂的虎哥  | 我要投稿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造成中老年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已有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调节性T细胞(Treg)可降低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然而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却鲜有报道。我们前期结果表明BDNF/TrkB参与慢性痛的发生与维持,预实验结果发现PHN动物模型的脊髓中枢ASICl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因此,我们假设Treg功能失调导致胶质细胞激活分泌大量BDNF,释放的BDNF作用于脊髓背角神经元的TrkB受体并激活ASIC1a信号从而导致PHN。本项目将结合在体和离体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技术、组织免疫荧光、电生理膜片钳、行为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着重探究脊髓Treg调控BDNF/TrkB-ASIC1a信号参与大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开发以神经-免疫-炎症网络为靶点的镇痛药物提供新思路。

      Tropomyosin受体激酶B(TrkB)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内源性高亲和力受体,并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中大量表达。 有证据表明,BDNF参与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再激活所引起的疱疹后神经痛(PHN),但是其详细机制尚未明确。此外,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3)是参与慢性神经性疼痛的主要因素,主要在感觉神经元中大量表达。本项目旨在研究BDNF / TrkB通过调节背根神经节神经元ASIC3信号参与PHN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使用树脂毒素(RTX)建立大鼠PHN模型。我们发现RTX诱发机械性异常性疼痛,上调TrkB,ASIC3,TRAF6,nNOS和c-Fos蛋白表达,并增加DRGs的神经元兴奋性。 ASIC3抑制剂逆转了RTX注射诱导的这些变化,但并未改变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同时,TrkB抑制剂逆转了RTX注射诱导的所有这些变化。我们进一步发现RTX可以增加BDNF的表达,并上调BDNF与DRGs中神经元或卫星胶质细胞的共表达。此外,外源性BDNF通过PC12细胞中的TrkB受体上调了ASIC3信号传导,增加了NO水平,并增强了IL-6,IL-1β,TNF-α的水平,而shRNA-ASIC3转染逆转了外源性BDNF引起的作用。这些发现表明,抑制BDNF / TrkB可以通过调节ASIC3信号通路降低RTX诱导的机械异常性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逆转DRG中的神经元兴奋性,这可能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提供潜在的新型治疗靶点。


脊髓Treg介导的BDNF/TrkB-ASIC1a信号通路参与大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分子机制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