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格里芬的战舰指挥官]8.1 任务准备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大小姐把舰装的其余部分交给了我,她仍在继续对我的躯体进行逆向工程。尽管动力系统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据大小姐所说,其他部分的舰装已经能达到“船厂验收”的要求了。还有一个好消息,我的舰体在几周前完成建造下水了。
有完整的舰装和舰体之后,在训练中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各种操作更加轻松自如。不过有一点仍然让我感到困扰:那些碧蓝航线的舰娘,是怎么做到连续不断的发射鱼雷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和我住在同一间宿舍的Z-46小姐。
“我们将弹药提前存放进心智魔方中,在武器发射之后就能进行快速装填。”这是当时她给予我的回答,Z-46面对我的问题表现却十分惊讶,或许我不该问这个问题的。
港区船坞的建造速度同样令大小姐大为震惊,我的舰体几乎在她提交完蓝图之后就马上开始动工建造。后来大小姐才告诉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即使是为了快速生产几乎舍弃其他一切辅助设备的战时生产型战舰也需要数个月的时间才能进入服役序列,而这里的船坞仅仅需要一个月就可以生产出一艘Z-46这样的舰艇,在紧急情况下甚至只需要几周的时间就能完成。
很久很久以前……
大小姐告诉过我,她曾经历过那场“为了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没有信念、没有回报,到最后几乎失去所有。原本规模庞大的舰队,在战争结束后也如落叶般随风飘逝。
“……后来我曾见过,在大西洋彼方的国度尚且能被称为民主兵工厂的时代,那里最快只需要28小时就能建造一艘运输船……”
“……看起来这里的船坞也完全可以做到……如果一切资源准备妥当,甚至远胜于她们……”
那可真是恐怖的生产能力,可为什么这里的船坞一直给人一种不怎么工作的感觉呢?
我已经在这个港区里活动了几个月,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舰娘也开始慢慢多了起来,应该是之前派往远海执行任务和参与其他行动的舰队回港了。尽管她们中的许多我此前并不认识,但从她们的聊天内容中我也听到了很多信息。
她们似乎在根据一个组织的统一指挥在远海展开大规模行动,而在行动过程中她们还遇到了塞壬以外的势力,她们将其统称为——余烬。
余烬的一部分行动会干扰我们原有的计划部署,尽管她们的行动目的并不清楚,但好像余烬并不打算与我们为敌,至少现在还是这样的。
所谓余烬,是指在遭受劫火之后仍未死去的幸存者吧?即使活着往往也背负着沉重的诅咒,她们的意志是多么的坚韧?真是难以想象啊……
“T-61,回到船上来,”耳中突然传来了大小姐的通讯,她正在呼唤我回去,“你还有一些项目需要检查。”
码头边,我看到我的舰体被拖船慢慢拖离泊位,只不过和平时相比,船上似乎缠上了很多线圈一样的东西。
回到船上,大小姐让我在一张椅子上坐下,随后关上厚重的舱门,从一个箱子里拿出了一套仪器。她接着为那个仪器装上了探针,调整完后就拿着这套仪器朝我走了过来。
我原以为她会把探针插进我的检查口进行检查,但她只是一边拿着探针在我边上晃一边看了看那台仪器的示数就收了回去。
“没问题,现在只需要对你的舰体进行处理就足够了。”
“刚才那是……”
“刚刚是测量你的磁场强度,”大小姐一边收起那些仪器一边说,“你的肢体和舰体在制造和服役过程中会慢慢被磁化,尽管磁场几乎无法被感知到,但为了防止触发磁性水雷那种不分敌我的武器,我决定对你进行消磁。”接着大小姐望向舷窗外,拿起了桌上的一个对讲机:“明石,拖到位置后就可以开始消磁了。”
“好的喵~”
看来之前把我的舰体拖出去是为了进行消磁作业,不过消磁作业在普通的码头上都能进行,大小姐为什么要把我的舰体拉到近海去?
“T-61,在消磁工作结束之后的新任务也是我们接下来的测试项目之一。”
“又是测试?”不过在港区已经呆了那么久,对于各种测试我已经几乎习以为常了。
“这个项目的结果将会让我们决定是否推广这项技术。”说罢,大小姐递给了我一个方盒子一样的仪器,“消磁结束后把它放到舰体中部的中轴线上去,它记录的下来的内容会作为我们的评估数据。”
“还有其他的设备要放吗?”
“你如果还想安装别的设备……也还是有的。”大小姐迟疑了一下,递给我一份清单,上面一行行写满了各种设备的名称和用途。除了要我安放的磁场计,还有电磁信号记录仪、辐射测量计甚至还有气体分析仪,为什么要带那些东西啊?
“算了,有这一个就够了。”我实在难以相信这些设备只是为了记录我的数据。
检查完成之后,我便背上这个箱子准备回到自己的宿舍。一段时间以来,我已经认识了港区里的不少舰娘,她们性格各异,也有各自的特长,和她们一起生活真是有趣的事。
“早啊,T61。”
“早上好,Z1姐。今天您还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呢。”
Z1“莱伯勒希特·马斯”,1934年式驱逐舰的首舰,是这个港区中所有Z驱的大姐头。不过她似乎太过活跃了点,之前我还看到Z2把她打晕拖走过。不过我倒是挺羡慕她们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作为1936年A式首舰的Z23,同时也是第一个没有名字的Z驱反倒对此没什么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和Z1和Z46都有那么些相似之处。我和Z1同样都是一级战舰的首舰,和Z46一样在这里的历史上尚未出生便夭折,并且同样注重“名字”的意义。
要是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定更容易被记住吧?
啊,差点忘了,我还得帮Z46去借本书。她平日里很喜欢呆在宿舍里看书,但她看的书我大抵一时半会是看不透彻的。
现在图书馆里人并不多,我借好书之后马上就回了宿舍。
“给,这是你需要的书……”把书递给Z46的时候,我看到我的桌上放着一本任务简报。
“你的任务简报来了。”Z46的回答依然非常简明扼要,似乎不掺杂着任何感情色彩。
翻开任务简报,里面只夹着一页纸。
——任务目标:探查异常海区并消灭海区中出现的塞壬单位,削弱塞壬在该海区的制海权。
任务编队:第三分舰队、第一分舰队
将T-61编入第三分舰队补充先锋力量。
将Z-23抽调至第一分舰队先锋梯队补充火力。
调查异常海区?结合大小姐那份写着各种设备的清单,似乎一切都合理了起来,不过她是怎么提前知道我的任务的?
这一次我们有了海军航空力量支援,来自皇家的光辉和独角兽先前就已经被编入了我们的主力舰梯队,大口径炮击支援也是由来自皇家的胡德提供,我则补充到了先锋梯队中,和欧根亲王与贝尔法斯特两位前辈共同出击。Z23也许是因为更强的火力被调动去了第一分舰队,她们将会负责这次“大型作战”中的“决战”环节。那支分舰队的主力舰梯队由企业和第一航空战队的赤城加贺三艘航空母舰组成,先锋梯队由克利夫兰、海伦娜和Z23组成。尽管我并不看好这样的搭配,但Z46之前告诉过我,原本敌对的双方因为第二次塞壬入侵而休战,一致对外,因此才有现在港区中所有的海军力量。
原本和我一起出过任务的Z46这次没有收到任务简报,也许是她们之前已经出过了很多任务,要让她们也休整一下吧。
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我打开了大小姐给我的箱子,里面确实装着一台磁场计,不过这台磁场计还增加了一些别的部件,也许是针对海上环境进行的一部分改装。
这次是我第一次执行一线任务,我必须要好好准备才行。
出发前36小时
从今天早上开始,天空中的轰鸣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航母舰娘们的整备一直在有序进行着。这里的舰载机通常情况下是在陆地机库中储存的,只有在航母出航之前才会转移到船上,如此大规模的舰载机调动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今天的码头非常热闹,参与这次任务的舰只正在补充燃料和弹药,补给好的已经被拖到远处的锚地等待出发的命令。站在码头上看着那些航空母舰,即使是比舰队航母小得多的轻型航母都显得巨大无比。在早些时候Z23告诉我,这次任务派出的舰载机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很多刚刚制造出来的新机型将在这次任务中进行第一次实战测试,据说这也是人类对塞壬的第一次主动反击。
再回头看看港区,这里的氛围和之前相比稍显严肃,倒不是死气沉沉,但也没之前那么轻松愉快,也许是这次任务的敌手非常强大?
出发前24小时
经过了将近两天时间,我的舰体消磁终于要完成了,磁场计也安装就位了。为了等待消磁完成,我已经比其他舰队成员晚了将近12个小时进行补给装载。但我毕竟是小型舰艇,补给难度要比那些主力舰小很多。除此之外我还要先去把锅炉热起来,那样才能在出航时为轮机组提供足够的蒸汽。
得益于大小姐进行的改进升级,锅炉的点火步骤已经简化了很多,只需要在一个控制面板上根据上面写好的指示说明拨动几个开关按几个按钮就能点起火了,只是等锅炉里的水加热到可以输出动力的温度依然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由于火才刚刚点起来,燃烧并不稳定充分,我的烟囱像运煤船一样喷出了滚滚黑烟,希望其他舰娘看到了之后不会嘲笑我吧。毕竟这次参与行动的舰队成员除我以外全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尤其是贝尔法斯特和欧根亲王两位前辈,我并不想回忆起她们挖苦我时的样子。
出发前12小时
现在离预定的出发时刻只剩下十二小时的时间,我的锅炉也加热到了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温度和蒸汽压力,接下来只需要等所有补给装载上船就算是准备好出发了。为了确认补给装载无误,我学着大小姐的样子给自己列了一份清单。
主炮炮弹,480发,全部为Sprgr.L/4.4Bd.Z,装载完毕……
鱼雷,八枚,全部为G7a,装载完毕,保险未解脱,安全……
……
油舱与煤舱,确认满载……
吃水深度……底舱水已平衡,没有问题。
不得不说有了一份清单还挺好用的。接下来,只要等待拖船把我拖离码头就好了。
出发前30分钟
拖船如约将我拖到了离码头有一段距离的锚地后,那些蛮啾麻利地帮我系上了缆绳。没想到那些看起来笨拙的小家伙们还挺灵活的。
现在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出发了,由于我现在还处于舰船形态,我得在供电充足之后先去把航行计算机启动起来。
航行计算机位于舰桥的正下方,和火控计算中心在一起。虽然我这次不用舰船形态进行战斗,但为了防止它们在以后的战斗中被击中,这两套设备全部安排在吃水线以下的部分。
检查完电力供应之后,我启动了系统。系统接电之后马上传来了风扇的嗡嗡声,那正是它们开始预热的标志。不过我并不是非常清楚大小姐为什么会坚持使用电子管和机械作为这两套系统的运算部件。尽管在八公里外以72度的相对角射击命中一艘以15节航速前行的驱逐舰完全可以简化成一个数学问题,但这套系统的运算速度还是不够快。
启动这两套计算机之后就可以向上回到舰桥等待了,大小姐贴心地设置了一台升降机,不仅可以在检修时快速运送重型部件,也极大地方便我往返舰桥与计算中心。
上升到达了甲板层后,锁定好升降机,再往上走一道楼梯就到了舰桥。
舰桥里的空间不是特别大,但容纳我一人绰绰有余。这里的设备全部经过了升级改造,原有的操作设备统统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几块厚实的玻璃。
T-61
4021W02
进入启动序列
变更识别码为BismarckReichFlotte
为了让格里芬人形的躯体可以和舰装与我的核心相互兼容,大小姐专门开发了一套中央系统。和下面的航行系统与火控系统一样,舰桥上的中央系统也是可以单独操作的,它通过投影在那几块玻璃上显示出各个子系统的实时情况和战场信息。那些玻璃不仅是用来投影信息的屏幕,同样也能对我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终于,舰队可以出发了。
“运用好你身上的所有设备,这次任务没那么简单。”通讯中传来了大小姐的声音。
“大小姐,你一定知道些什么吧?”
“只是一些‘预感’而已。”大小姐回答我说,“以前我也和塞壬接触过,以后我会慢慢告诉你的。祝你任务顺利。”说罢,大小姐就把通讯切断了。
喂!大小姐!
看来一些事情要到返航之后才能问了。
得到出发的命令之后我慢慢增大了锅炉的功率。舰上的几乎所有系统都是和我的核心相连接的,在舰船形态下都可以由我随心所欲地控制。
先解开缆绳离开港口,到港区外海之后我们根据任务的安排组成了舰队。半个小时后,两个舰队十二艘船全都达到了任务要求的最大航速。幸好,之前出现损坏的锅炉和轮机在这一段时间里已经完成了更换和调试,全速航行对我来说已经不难做到了。
推开舰桥的门走到外面,迎面吹来清新凉爽的海风让我舒服了不少。两支舰队正前后在平静的海面上航行着。可能港区外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的工作是非常热血且充满激情的,但实际上航行过程中的无聊占据了我们任务中的大部分。
这次任务标定的海区离港区的距离港区非常遥远,不过我拥有着比肩Z驱的航程,并不需要担心航程不足。尽管任务目标只是探查海区并清除塞壬单位,但目标海区的位置几乎处于港区补给船的极限航程。若是打成了持久战,我的弹药很快就会告罄。如果弹药全部耗尽,我只能用它了吧?
拔出了挂在腰间的佩剑仔细端详,尽管我们的佩剑并不是专门为了战斗制造的,但这把佩剑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都十分高超。听大小姐说,我们的佩剑取材于旗舰腓特烈大帝的舰体,是舰队元老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设计制造的。
多年以前,又是怎样的决心驱使着旗舰放弃自己的舰体,在一块永远无法移动的陆地上安定下来呢?
如果真的遇到了那种持续射击直到打空全部弹药、必须拔剑上的情况,我恐怕也无法返航了。
“每一次出航都有可能是你的最后一程,你必须做好准备。”
大小姐的教导,我会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