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震惊!日本核污水排海后,海鲜还能继续吃嘛?

2023-08-25 15:43 作者:善式健康  | 我要投稿


一条震惊全世界的消息:8月24日,日本正式核污水排海,“潘多拉魔盒”正式开启。对此,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对此,很多低碳生酮饮食的朋友产生了深深的疑惑:日本核污水排海后,海鲜还能继续吃嘛?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讲讲这个问题,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清楚回答。


看完这篇文章,你将清楚的明白:

#1低碳生酮饮食为什么要补充海鲜?

#2海鲜会被污染吗?

#3吃下核污染海鲜后果有多严重?

#4核污水排海后,海鲜还能继续吃嘛?

#5海鲜不能吃,我们还可以吃淡水鱼?


低碳生酮饮食为什么要补充海鲜?


毫无疑问,海鲜能提供非常优质的蛋白和脂肪,是食物界妥妥的“高质量食物代表”,不仅美味可口,更是低碳饮食的上佳之选,最关键的是能补充我们身体需要的ω-3脂肪酸。


什么是ω-3脂肪酸?


Omega-3 ,又被写作Ω-3 、ω-3 ,中文称“欧美加 3 ” 、“欧米伽 3 ” ,为一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常见于深海鱼类、海豹油、和某些植物中,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是需要通过膳食补充的。


缺乏Omega-3会表现为,皮肤变得敏感、干燥,眼睛变得干涩,发质变差,甚至脱发,还可能引发抑郁和关节疼痛,由此可见,提高Omega-3水平非常重要。


Omega-3脂肪酸对人体的好处多多,在心血管方面就有着改善血管状况、控制炎症、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多重功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一篇科学建议:每周吃两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比如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 只要每周食用量达到225克,就能降低冠心病、中风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世卫组织WHO,建议健康成人每天至少摄入250-500毫克Omega-3。以100g为基准,鱼类肉质中含有的Omega-3含量如下图:


这个数据虽然只是参考,第一梯队是Omega-3含量在1000mg以上的肥鱼,通常有超过5%的脂肪。但是,含有最高Omega-3脂肪酸的鱼,包括凤尾鱼、鲱鱼、鲭鱼(青花鱼)、三文鱼、沙丁鱼等等,毫无疑问的都是海鲜。


除了Omega-3之外,海洋鱼类,还富含优质蛋白质、硒、维生素D、维生素B12、烟酸、磷、镁、维生素B2、维生素B6、钾、维生素B1、维生素B5、铁等等,营养密度是真的高!


海鲜会被污染吗?


会的!(小日本干的缺德的事情)


被倾倒入海的核废水将直接影响到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2018年,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20公里内检测发现,每公斤的小鳍红娘鱼含358有贝克勒尔的铯,放射性最高浓度竟达到每千克样本1880贝克勒尔,超标18倍。


2019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称,核污水中含碘-129、锶-90、钌-106、碳-14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129可以导致甲状腺癌,锶-90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易致白血病。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20年曾指出,福岛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之高相当危险,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


此外,福岛核废水中还含有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在鱼体内的浓度可达正常值的5万倍


吃下核污染海鲜后果有多严重?


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而且是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掉的。


日本工程技术专家后藤政志认为,经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的所谓“处理水”,不仅含有无法清除的氚,还含有多种其他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小觑。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指出,“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营养与微生态科副主任马腾辉称:“核污水排海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研究称,人类通过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间接地摄取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证明,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以此次排放核污水中存在的碳-14为例,其物理半衰期长达5730年,经过海洋生物的富集很可能会进入人体。如果每一代人都摄入超过安全剂量的放射性物质,或将影响人类基因,出现大量畸形、残疾、癌变、夭折的病例,这种基因损害会持续数千年。

核污水排海后,海鲜还能继续吃嘛?


所以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福岛的核废水,会流到我国沿海吗?
有专家曾经对日本核废料排入太平洋进行「污染模拟」。结果十分不乐观。最初辐射区域只在日本海域附近,且剂量较低;一个月后,辐射开始从日本向外扩散;大概140天后,中国的海域将开始受到污染,而且极度危险的高剂量辐射面积增大。3年后,辐射会波及美国和加拿大,最终,整个太平洋彻底沦陷,并随着海水继续扩散至全球。



因此对我国来说,核污染无论多少,还是会有影响的,我们很难独善其身。具体海鲜有多少辐射,该不该继续吃,我们认为:日本海鲜,千万不要再吃。我国的海鲜,静待国家通知。如果国家还没禁止,那我们可以考虑继续吃;如果国家明令禁止了,那我们还是管住嘴比较好。
而且我国是水产品自给率比较高的国家,要相信国家。不管什么东西,进口的时候必然会经过严格审查。

海鲜不能吃,我们还可以吃淡水鱼?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影响,如果海鲜不能吃,我们还可以吃淡水鱼。因为淡水鱼也是含有omega-3的,而且有些淡水鱼的omega-3含量,甚至能跟海鱼媲美。



Omega-3有三种类型:ALA、 EPA和DHA,其中EPA和DHA主要来自于动物类食源中,我们平时可能吃到的鳟鱼、鲈鱼、鲶鱼等淡水鱼,其实都含有它们:

→鳟鱼(Trout)
鳟鱼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的淡水鱼类,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到广州,西边自四川,再到东面的江浙地带都有分布。


湖中的鳟鱼,平均每100克,约包含500毫克的EPA,1100毫克的DHA,总的omega-3含量为2000毫克,比较一下,每100g养殖三文鱼含2260mg的Omega-3,足见鳟鱼omega-3含量确实不赖。

→白鱼(Whitefish)
白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省、云南西北部和四川邛海,肉质细嫩鲜美。


而它的omega-3脂肪酸含量也不容小觑,平均每100克约包含1500毫克,其中EPA含量为300毫克,DHA含量为1000毫克。

→鲈鱼(Perch)
鲈鱼肉质肥嫩,鱼刺很少,味道也非常鲜美,平时生活中大都能接触到。


其中,白色鲈鱼每100克的omega-3脂肪酸含量,约为400毫克,其中EPA是200毫克,DHA是100毫克。

黄色鲈鱼的EPA含量是100毫克,DHA含量是200毫克,omega-3约为300毫克。

→鲶鱼(Catfish)
鲶鱼分布于全世界各种淡水区域,骨刺少、易消化,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每100克鲶鱼的omega-3脂肪酸平均含量为300毫克,其中EPA为100毫克,DHA含200毫克。


→鲤鱼(carp)
鲤鱼和鲈鱼一样,是国人餐桌上常见的淡水鱼类,可清蒸可干炸,能炖煮能油煎,总之,很受欢迎。



而它的omega-3脂肪酸含量也不赖,每100克约含有600毫克,其中,EPA含量为200毫克,DHA含量为100毫克。

写到最后
核废水排入海洋,其后果不堪设想,对环境的危害隐患也是不可估量的,这将是全人类的灾难!如果您对食品安全,还有任何的疑问,请再后台留言,我们抱着负责任的态度,时刻为您提供最科学的低碳生酮饮食建议。

震惊!日本核污水排海后,海鲜还能继续吃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