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解析教学重难点
数学课堂如何解析教学重难点?围绕课堂教学中难点突破问题,作为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要恰当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熟悉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还要有良好的预见能力、应急能力和应变能力。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所提供的数学资料和信息是丰富多彩的,这为我们确定课堂教学的难点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过资料信息提供的教学难点,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从当前的课堂教学的现状来分析,学生学习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远远超出资料信息中所确定的教学难点,这就涉及到难点的定位问题。 难点定位过低、过多的话,很难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难点定位过高,本来属于教学难点的问题,由于教师的疏忽或备课不充分,多数学生的学习障碍没有及时得到排除,这也有违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 所以,正确的定位依据是: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底蕴和学习能力,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难点。
在确定教学难点的定位上,值得引起我们警惕的是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知识上的难点,而忽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的难点,在教学时既要学生学会,更要学生会学,在这样的指导思想的引导下确定教学难点,就比较科学合理,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以讲授新课时的例题教学为例,多数教师上课生动活泼,但有些教师上课显得单调呆板。 前者既重知识传授,更注重能力培养; 后者只满足于学生听懂、学会。 显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难点的定位上也不同。 教学效果也不同,前者,课后的巩固练习、书面作业,多数学生能得心应手。 而后者,一定数量的学生,对变化了的习题感到一筹莫展、难以下手; 从而产生了对学习数学的怕苦畏难情绪。 这就涉及到学生的能力问题,学生能力从哪里来,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少不了教师日积月累的长期培养。 对教师来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比传授现成的知识要困难得多,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也往往集中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我们要知难而进,不能逃避教学难点。
突破教学难点,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灵活地加以突破。 一是抓住核心问题从中间突破,然后逐个击破难点,在分散难点的基础上最终突破核心难点。 二是通过构造法引导学生克服难点,通过学生对题意的了解和熟悉,思考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可以是画图、列方程、列表格,也可以通过排列、组合和集合等方法理清条件和问题的关系。 清晰解题思路、扫除学习障碍。 三是通过复习铺垫,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四是通过学生预习,减轻教学的难点。 五是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操作、演示来突破难点。 六是换种说法或换个角度,启发学生化解难点。 七是可以采取将错就错的办法解决难点。
说到将错就错去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我们有些老师并不重视,分析其原因,并不都是教学效果的问题,而是教学思想的问题,在学生回答或板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一旦学生出现错误,有的教师就终止学生的活动,不是教师取而代之,就是换个角色上去重新做加以收场。 这样做,不仅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准确把握信息的反馈,从而失去了对症下药的纠错机会,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未能扫除,更何况,解题中类似这个学生的错误可能并不只在少数,教师的忽视往往导致重复出现类似的错误,所以这一点我们作为教师的要尤其重视。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