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自我

小说进展十分缓慢,有些无聊,那就写点纪念性的东西,类似日记的形式,将自己现在的三观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当然,属性可能比较偏向黑暗,受传统教育影响比较深刻的基本可以无视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小说本身的世界观进行补全,毕竟艺术这种东西都是情绪的载体,写小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加入自己的三观来构造世界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正题开始:
首先,谈到自我,不知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想到的是什么,如果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机器人,和我们外表相似内在却相差甚远的一种机械,它们没有属于自己的主观意见,最大的外在表现就是没有身为人的“情绪”,因为情绪就是主观意见的一种表现。
以目前的科技,以我目前能够了解到的知识,貌似还没有“已知信息”能完全证明人类的思考究竟是来自“灵魂”这种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还是单纯的由一些物质组成的化学反应,虽说思考本身如果用“已知信息”也就是科学来解释那就是一群化学方程式而已,情绪也是通过相应分泌的物质来控制,但如果说到精神的细微解释方面,目前的科学还真的有些尴尬。
无论是对于机器人来说,还是对于人类而言,情绪都是自我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机械由于只能按照设定的逻辑思维进行运算从而产生反应,不会产生额外的人性化反应,就算有那也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逻辑运算的反应,对于机械学习功能方面的开发知识还是太为贫瘠,目前的科学根本不能实现所谓的完全体AI。
索菲娅?那只是噱头而已,媒体为了争抢新闻一方面大肆鼓吹,展示方也乐得如此,所以并没有阻拦,甚至还想喝彩,至于毁灭人类这个回答……那只是单纯的程序设定,展示方为了增加噱头而已,但这样还真的惊讶到了许多人。
如果你好奇并有相应的资料查询就能知道这些有所谓自主意识而且想要毁灭人类什么的都是扯淡。
那么会到起点,上面唠叨了一堆,是在说对于机器人目前而言,科学只能将它们囚禁在逻辑思维中,并不能做到让它们跳出这个框架,所以自我这种东西对它们来说还太过遥不可及,但人类呢?对于人类这个物种自我的放飞又是从哪个时候开始产生的?
我认为是从“差别”开始的。
人类认识到自己和别人不同的那一刻起就产生了自我,也就开始产生情绪,汲取各方面的信息,得出结论,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三观,以三观为判定标准,将所有的事物进行划分,分辨它们的对错,在不断的判断与选择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听起来似乎很无聊,但人与人的接触却比想象中的要有趣的多:人类因为需求产生动力,动力牵动发展,在死亡的恐惧中披荆斩棘,度过一次次的危机,为了更好的生存从而发展出社会,消耗地球的资源进行存活,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寻找更多的满足途径,一个是将自己的期望值降低,但同时对于未知的恐惧也开始蔓延,无形中推动着人类寻求第一条道路,所以人类开始了漫长的进化和屠杀之旅,在杀害和被杀间寻找着存活的间隙,努力前行。
那么在发展的基础上自我的作用是什么?
下次再说吧。
欢迎反驳,但不接受无理由的优越感。
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