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曼后劲太足,你我都一样,柔软而带刺
🧡马尔克斯笔下的画面有种让人合上书依然历历在目的魔力,而巴克曼不是。在新晋作家里,他的文字如此特殊,合上书很久,不会记得具体的文字,但阅读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冲击感一直萦绕心头直到睡前,使我必须写下来才能睡着。
🧡Anxious People这本书我初翻时没读下去,最初的感觉是情节无厘头,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中午。再一次翻开,夜幕已徐徐降临,在落地窗前播着轻音乐。第53章,关于Zara和L的交谈,太让我上头了。有些故事,有些文字,假使气氛不对,气温不对,注定只能错过。
🧡很多人说,Fredrick Backman很暖,我却觉得,暖不足以概括他。他笔下的人物,外表是疏离的,甚至凶狠的。在他对Zara的描写中,我读到的洁癖,强迫症,实则敏感至极,感情饱满,但又口是心非,注定让大多数相遇都以遗憾告终,这样的矛盾,我太能体会了。
🧡我是一个理性而敏感的读者,喜欢有深度的内容,我不会随便看书看哭,而读这本书读到心口堵,也足以说明它的特别了。读着英文的微妙,也好奇中文版《焦虑的人》是否同样传递了巴克曼的文字风格,于是顺手翻了翻,可惜并没有,也并不意外。英文版带来的震撼,至少是中文的十倍。
🧡如果说Midnight Library吸引我的是故事,Tuesday with Morrie是真实,那么Anxious People在以上两者都不出彩的情况下,我不得不说它是不故作煽情却让读懂它的人破防的那种类型。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