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人家”大迁移 建优建美水环境
“泛舟河上”“渔舟唱晚”,描绘出了水上人家那种环境和意境,这也是曾经入诗入画的水乡场景,而现今生活中的水上人家与生态文明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今年5月以来,兴化市戴窑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镇区住家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对305县道北侧12个小型鱼塘通过流转的方式予以收回,整合一块占地46亩的住家船集中停放区,对不愿意上岸安置的船民住家船一律拖至集中停泊区内实行统一管理,每条船均配备消防器材,集中区内建有公厕,设有废弃物收集点。
船只,曾是水上居民的生产工具,又是他们的栖身之所。随着社会发展,简易木船、水泥船已逐渐消逝。然而,由于生活习惯、家庭困难、历史遗留等原因,一些渔民依然选择在闲置的船上居住。在塔子河两岸河道里停满了各类船只,常年不动,船内灶具、洗衣机、空调等一应俱全,在船上吃喝拉撒,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停泊点周围还插满了渔网、渔簖等传统捕鱼工具,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同时,船上还存在私拉电线、乱搭乱建等现象,安全隐患较大。据统计,塔子河共停泊各类住家船及闲杂船只240多条,绝大部分是残旧船舶,已不能在航道上安全行驶,“住家船”现象已持续十多年之久。
“塔子河边的住家船不少是窑南水产村的,作为村级河长应该履职尽责冲在第一线,做好船民思想工作,让整治行动顺利进行。”每天清晨6点,该镇窑南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周祥国总是准时来到河边逐户上船,与有思想包袱而不愿迁移的船民宣传沟通。日复一日,这份坚持,赢得了绝大部分船民的理解与支持,76艘住家船已在10月1日前提前进入了集中停放区。
突出民本情怀,是戴窑镇推动整治的关键。整治行动专门抽调了相关单位精干力量,并组建新址建设、迁船劝导、岸坡整治、后勤保障4个专项工作组,使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已对镇区塔子河80多条沉船及无主船只进行了集中清理。”该镇镇长邢寿和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推进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圆满完成塔子河集镇段整治行动,还居民一个水清、岸绿、景美的集镇水环境。
来源: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