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棵树:股价暴跌创阶段新低 对外担保却创出新高

2022-03-10 11:32 作者:鳌头财经  | 我要投稿

记者丨晓敏 见习生丨高原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2022年3月9日行情数据显示,三棵树(603737.SH)股价收盘价73.70元,创2020年7月20日以来新低。

近一年来,三棵树累计跌幅超过40%。这是三棵树连续三日创19个月来股价新低。

另一边,三棵树获谷爱凌代言、三棵树成为冬奥独家涂料供应商的通稿消息却满天飞,谷爱凌当然是中国顶尖的运动员,但好的代言人是否就能挽救三棵树的股价颓势呢?答案似乎已经在二级市场显现。

下图是三棵树近三个月的日K线,可以看到,即使在冬奥期间,三棵树的股价也没有起色,相反,“跌跌”不休。

从三棵树的月K线图上可以看到,自2021年6月底股价达到高峰之后,就走上了下坡路。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三棵树的K线图,和地产行业的发展曲线几乎完全吻合,作为典型的地产周边行业,地产兴则涂料兴,地产衰则涂料衰,这很好理解。

再加上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涨价,三棵树的产品成本提高了,需求端又减弱了,业绩反映到股价上,就是从去年7月份以来一直在跌。

根据公开资料,三棵树2021年业绩预告中计提减值就达到了6.5—6.8亿元,其主因就是地产客户欠的债太多,去年6月,三棵树就发公告称恒大有5363.72万元票据逾期未还;12月,三棵树又公告称,公司对主要客户包括中国恒大(03333.HK)、华夏幸福(600340.SH)、蓝光发展(600466.SH)和恒泰地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合计达2.67亿元。

所以业绩预亏公告中的计提减值部分之所以如此巨额,原因确实就是被地产客户拖累。

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地产周边行业,伴随地产严寒而来的债务雷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地产强势时,对于供应商一定是设置账期的,现货现结基本没可能,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三棵树也很“无奈”,或者说,地产寒冬对于三棵树实乃“天灾”,颇有点“非战之罪”的味道。

但在影响三棵树股价的诸多因素中,除了业绩,是否还有其它隐藏的暗雷?

三棵树存在“担保雷”?

经记者梳理,其实三棵树的对外担保额也已经过高,有过度融资和自融导致财务风险过高的嫌疑。

日前,三棵树发布公告称,为子公司福建三棵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司近期拟与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莆田荔城支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三棵树材料在上述合同项下债务提供4,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公告中称,除本次新增担保外,此前经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的2021年度对子公司担保额度为人民币650,000万元,其中对三棵树材料的担保额度为人民币150,000万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人民币227,944.15万元(不含本次),公司对三棵树材料的担保余额为人民币65,716.38万元(不含本次),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6.20%,没有逾期对外担保情况。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人民币687,360万元(含本次),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归母净资产的274.05%;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为人民币652,360万元(含本次),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归母净资产的260.10%。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的情况。

可以看到,尽管三棵树对外担保额占净资产26.20%,但却占归母净资产的260.10%。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一旦发生担保爆雷,三棵树卖掉两个半自己的母公司,可能都还不清债务。

在涂料行业中,这种程度的担保相当少见,要找相似的例子,在水深火热的地产行业,关联担保达到归母净资产100%以上的企业倒比比皆是。

三棵树该如何解困?

地产行业好的时候,三棵树等工程漆巨头如鱼得水,纷纷上市,一步步拉大与二线品牌的距离,但随着地产行业频频爆雷,之前大肆扩军的工程涂料企业也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随着营收的减少,企业有陷入恶性循环的趋势。

房地产软着陆是不可抗拒的大势,三棵树该思考的,不是继续在老路上加码,而是到底该如何另辟蹊径寻破局之法。

采用赊销扩张模式,带来的应收账款过高,现金流短缺的苦头,包括三棵树在内的涂企都尝到了,其实对外担保过高,何尝不是其连带效应。

根据目前市场上的公开消息来看,三棵树应对现金流短缺的窘境,似乎依然以质押股票、对外担保(实际上是给自家子公司提供担保)等传统手段为主,但这些手段都是应急之举,可以解一时之急,解不了一世。


三棵树:股价暴跌创阶段新低 对外担保却创出新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