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A参加国内空战对抗演习成绩为何不如往年?


最近,我空军歼10A部队要赴泰国,与泰国空军的鹰狮机群展开空战演习,目前大家都很期待结果。现在网上有人动不动说当年南空的歼11A,几年前和这批泰国机群已经对抗过,结果是“惨败”。“惨败”的说法,本身就是瞎带节奏或者干脆就是混淆视听的无稽之谈。当年歼11A就是要在超视距对抗中飞直线,好套出AIM120导弹的飞行包线。而在近距离缠斗中则完胜鹰狮,泰国飞行员心服口服。
这种出国演习,实际上参演双方,甚至包括原厂家三方,都是各取所需。若真要每个环节都想赢。就会像三哥的苏30MKI 一样,在美国空军的F15面前,没完没了的显摆矢量机动能力一样蠢。美国飞行员在演习讲评中当场“夸赞”三哥飞行员技术高超,而回头就说他们是一群XX。中国空军可没三哥飞飞那么好胜和不知深浅。因为他们都是带着任务去的。因此这次由歼10A第二次出战,还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现在我们自己在国内进行的自由空战演习,其激烈程度、现代化水平、与实战的相似度,其实早就超过了和泰国的这类对抗演习。只有和我们关系非常友好的国家,比如巴基斯坦空军,才会有资格被邀请到我们的大西北鼎新基地进行激烈的全体系模拟对抗。
在自由空战演习中,金头盔是飞行员个人的荣誉,而对抗冠军是某型机或者某部队的集体荣誉。综合起来看,还是可以反映出对抗双方的综合能力。在最近这些年的对抗中,前几年歼10A部队获得的金头盔和冠军比较多,而最近2年歼10A的成绩却有所下滑,这是什么原因呢?

歼10A与歼11B同为3代中期机型,空战性能整体相当,各具优势。歼10A是单发鸭翼布局,瞬盘好,滚转快,敏捷性好,自己开发的飞控性能好;歼11B推比大,爬升快,持续盘旋能力强,挂载多,滞空时间长,而且还有中低速下抬机头扫描头顶空域,本身不上升高度的绝活,也就是不完整版的眼镜蛇超机动绝技。
歼10A由于更强的瞬间指向能力和敏捷性,容易取得双方遭遇中的首先锁定优势,会被判读系统记录下首先空战得分。但如果空战持续下去,由于歼11B具有更强的持续盘旋能力,在后面会占得上风。
一开始这类自由空战采取的是锁定“得分制”,因此歼10A往往有先开记录的优势,而后来改为“击落制”,光锁定还不行,还得被系统判读出已经击落了对方,这样一来歼10A的先锁定优势就不明显了。这也是这两年歼10A参赛和参演总体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而在歼10B参加演习后,依靠其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可以比较好的压制歼10A和歼11B。不过这个优势在歼10C参战后又没有了。据说歼20参演后,所有三代机的优势都没有了,甚至连有预警机一方的优势也迅速下降。现在国内各航空兵部队的自由对抗,甚至不再限制电子干扰吊舱的携带数量,有歼11B部队甚至干脆一架飞机带3个干扰吊舱!这种对抗,已经基本接近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