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示相声李宏烨再发高论:从不听相声的人更懂相声,我做的不是你们的菜

2018-09-07 23:14 作者:落月冰华  | 我要投稿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首七言律诗,其中有两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大意是:我为人性情孤僻喜欢琢磨好句,语句达不到惊人地步至死也不肯罢休。

虽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却大多时间处于穷困潦倒状态。起初在长安,由于得不到任用,加之父亲去世,导致生活困顿。后来,他流落到成都,在郊外筑起了几间茅屋,这就是后世著名的“杜甫草堂”。

到了成都,虽然生活安定了些,但仍然很是困顿:“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意思是小儿子饿得实在不行了,冲着做父亲的一阵吼叫,让他赶快到邻居家里讨口饭吃。有一年的秋天,肆虐的大风卷走了他家茅屋顶上的草,便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成了后世名句。不过,最终,他的那个小儿子还是因饿而死。

然而,杜甫自视清高,“恃高才,傲世见疾”,他一心只想当官,却总不能如愿,即使如愿,要么嫌任地荒僻,要么又嫌官小,以致高不成低不就。

用了这么一段篇幅说杜甫,并不是为了凑字数,而是对比当下的上海交大博士李宏烨,他的言行、语句在一定程度上与杜甫何其相似乃尔。只不过,杜甫的优长他不见得具备,倒是不足却极其相似。

9月6日凌晨二点多,还没有入睡的李宏烨更新微博,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从来不看相声的人比经常看的人更懂相声?这根本就是谬论啊!”然后说:“看我怎么狡辩吧!”当然,他给他的狡辩界定了一个时间:“10年内”。

为了更进一步地诠释自己的观点,李宏烨把一段“私聊”晒了出来:为什么说从来不看相声的人比经常看的人更懂相声?“因为如果一个事物的综合水平已经在同类产品的平均值以下,那么懂的人应该会远离他。不懂的,才会继续支持和发扬。这就是现在的相声。”

小编愚钝,左思右想这段话的意思应该是,现在懂相声的人已经远离了相声,目前听姜昆、郭德纲等人相声的,都是些不懂相声的人。因为,“这就是现在的相声”嘛。

那怎么办呢?李宏烨要通过自己高质量的原创,把那些已经远离了相声的懂相声的人拉回来,“至于现在还支持相声的观众,对不起,你们不是我的粉丝,我做的不是你们的菜。”临末了,李宏烨还不忘说一声“抱歉”。

什么叫“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就是!

李宏烨把姜昆、郭德纲等全中国所有的说相声的人和听相声的人全部给“打”死了,剩下的,只有他的相声萌芽。他期望自己的相声萌芽10年后能长成参天大树,至于能不能长成,也就是他能不能成功,10年之后再说呗。

这样说和做的好处,是规避了人们不喜欢李博士和他的相声的尴尬。

只不过,不知道李宏烨想过没想过,他这10年怎么办?是继续创作他并不受人待见的“高质量的原创”,还是重操博士专业谋得一份“饭碗”,还是干些别的营生?否则,他也要步杜甫后尘,“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吗?

希望不是这样。

奉劝“现在还支持相声的观众”,因为你们不是李宏烨博士的粉丝,李宏烨博士做的也不是你们的菜,那就远离他,躲一躲呗,省得让人家烦。


公示相声李宏烨再发高论:从不听相声的人更懂相声,我做的不是你们的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