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回怼和拉黑 必得会一样
出来混,总要被人怼的。怼不起,那就躲在洞里啦…
有时候,是因为你的语气措辞容易让人对号入座,就被当作了是怼人,于是对方发起首攻。
有时候,你轻轻的来默默的走,莫民奇妙就被怼上一口。可能是他的脑袋搭错了线。
有时候,是双方各自进入自己战备领域,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怼战,鹿死谁手还得看各自的后援战队。
是的,在平台看评论,你不但是能感受文字的治愈力,更多时是能领略文字的杀伤力。这时候,一件六级号战袍未必能护你周全,拉黑就成了人所周知的终极武器。
拉黑就意味着互相看不见,闻不着,听不见,也许就只有“共有n条评论”才能默默的提醒你这里还埋着几个号。作为一个混b站两三年的小四级号,在我的战利品库里面一直收着大几十具,不知何年何月何日就拖进来的。
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水军的常用套路。##
放之四海皆有用的招式—
“你不爱看,你别看啊”
“这个观点,恶心到你啦?”
令对方哑口无言的招式二
“不要用你的思维来揣度这个视频表达的意思”
标签化招式三
“标准qq少年”
“现实见识理中客” 理中客是个热词
另外,当你觉得自己是在给有些走极端的up纠偏的时候,旁边的好xd提醒一句:
“大聪明,人在这蹭流量呢,不这么偏激,怎么还有播放量”
是啊,这叫我突然想起以前我们班上有个不好好学习又乱花钱的同学,人家没毕业就去了美丽国接手祖传家业,先于全班二十年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不聪明的正是自己呀!
我们来平台不单是能学习,可能资本看重的正是我们贡献的眼球还有时长,这些都转化为流量,就算我不关注鲜肉演员,但流量表上与我相关的那些字节可能正是资本想要搜集的,聚沙成塔嘛,何况谁还没有个思想意识打盹容易被洗脑的时刻…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
身体是自己的,莫生气,区区拉黑保平安,别不舍得拉黑,宁可错拉,绝不添堵。来逛站,谁是为了找架来的。
头脑是自己的,别轻易白白献人头,流量是包年的,年年可以续,脑袋可就唯一一颗,思想更是弥足珍贵,一个错误的价值观可以让自己倒退二十年,思想就像高考的卷面,能不擦就别擦,争取工整和清洁,一次完活。
所以,拉黑一些觉得可疑,怪异,阴阳怪气的用户,是自己能在平台享受知识分享乐趣的第一要务,快快体验起来吧,以我四级号保证,绝对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