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高二上期中统考作文“大禹治水”附钉子下水文及学生范文

2021-10-27 23:13 作者:爱教语文的钉子老师  | 我要投稿

【2020高二上期中统考作文】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上古时期,洪水滔天,用堵的方法治水,鲧九年无功。鲧死后,禹受命继续治水。他一改父亲做法,丈量高山,开挖河道,变堵为疏。其间,他身先士卒,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水患根治,九州太平。

班级计划举办“《史记》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会,围绕“大禹治水的当代启示”这一主题进行交流。请结合你的感悟或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

“上古时期,洪水滔天,用堵的方法治水,鲧九年无功。”不可否认,鲧诚然是个努力的实干家,但是九年无功,不得要领,终是功亏一篑。但是能全盘否定鲧的无功而返吗?不,天下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至少他以自己的失败经历告诉了禹“堵”不是个办法。

“鲧死后,禹受命继续治水。”前辈的接力棒终有一天要交到后辈手里。勇敢接棒是后人义无反顾的使命,治水固然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如果听之任之,天下黎民苍生必然苦其弊。大禹接过父亲未竟之业,也是使命和担当的一种体现。这与当下的“丧”“佛”等是相对的。

“他一改父亲做法,丈量高山,开挖河道,变堵为疏。”接力前人,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迷信权威。试想,当开尔文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之时,所有青年不再精研探究,又怎会有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两朵青云垂于苍穹。大禹汲取前人经验和教训,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对于父亲,他是敬仰的,但并不意味着禹会耽溺于前人失败的经验中,不思改进。禹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畏天寒地冻,不畏路遥马亡,变堵为疏,终是寻得治水法门。

“其间,他身先士卒,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期间,禹敢为人先,身先士卒,禹没有领导架子。

《诗经》曾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像大禹这样的人,只有领导者能够事事带头,冲在前面,团队才有凝聚力,才有动力。居外十三年的大禹,虽然在事业上功成名就,但也铸成人生最大的遗憾,过家门而不入,不曾参与稚子的成长,不曾给予家庭温暖,这样的禹也终是少了些完美,但是回顾中华过往,如禹一般,牺牲小家,成全大家的人,亦是不计其数,为在瀚海黄沙绽放蘑菇云,钱学森、程开甲、于敏将一腔热血洒西陲。黄旭华秉持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身许国,甘做沉默砥柱,将一生献给中国核潜艇事业。这些才是中国的真正的脊梁。

“最终水患根治,九州太平。”真正闪耀的结果总是前人与后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前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后人力挽狂澜,锐意创新。我们可能是那前路探索,屡战屡败的鲧,我们更可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禹,谁怕前路无穷呢,进一步总有进一步的欢喜!

 

【教师下水文】钉子

鉴往继前,砺已身先

     上古,禹父窃帝尧之息壤以湮洪水,终是九载无功,命丧鱼渊。禹赓续父业,砺已身先,洪涝得安,天下大治。

     鲧无疑是个悲剧性的英雄,是个努力的实干家,但对于他的无功而返,你我都没有嘲笑的资格。康庄大道从不是早已铺就好,成就世上任何一桩宏业,都是如履薄冰,稍有不甚,即是万丈沟壑。脚下之所以还有些许平坦,不过早已有先辈奋力填满。在茫茫荒原有有迹可循时,不要去埋怨道路的泥泞。就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经波折,但每一步探索都燃烧着火焰,烛照远途。

      接力前人,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迷信权威。试想,当开尔文断言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之时,所有青年不再精研探究,又怎会有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两朵青云垂于苍穹。大禹汲取前人经验和教训,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对于父亲,他是敬仰的,但并不意味着禹会耽溺于前人失败的经验中,不思改进。

       禹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畏天寒地冻,不畏路遥马亡,变堵为疏,终是寻得治水法门。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若是继过先人遗志而不思变通,不求改进,那社会发展必然停滞。

      接力前人,还应该有一马当先、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诗经》曾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像大禹这样的人,事事带头,冲在前线。居外十三年的大禹,虽然事业上功成名就,但也铸成人生最大的遗憾,过家门而不入,不曾参与稚子的成长,不曾给予家庭温暖,这样的禹也终是少了些完美,但是瞻当今之中国,如禹一般,牺牲小家,成全大家的人,亦是不计其数,为在瀚海黄沙绽放蘑菇云,钱学森、程开甲、于敏将一腔热血洒西陲。黄旭华秉持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身许国,甘做沉默砥柱,将一生献给中国核潜艇事业。这些才是中国的真正的脊梁。

      真正闪耀的结果总是前人与后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前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后人力挽狂澜,锐意创新。我们可能是那前路探索,屡战屡败的鲧,我们更可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禹,谁怕前路无穷呢,进一步总有进一步的欢喜!

 


 

学生优秀范文

围堵文化和向导文化

(联考一学生,一类文,55分)

      鲧和禹,一父一子,从他们治水理念中,可以窥见围堵文化和向导文化的一斑。

      围堵文化是许多人维护权力的思想,古者有秦始皇焚书坑儒,清帝大兴文字狱。今者有四人帮兴风作浪,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围堵文化是关在笼子里的文化,可人们常常忘记笼子空间有限,上述四者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围堵文化行不通。

       中国人民向来坚信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由此便诞生了新的一种思想:向导文化。向导文化是河渠里的文化。它将广大力量加以引导,使之汇入需要的地方。这种力量是伟大而不可抵抗的,摧毁国民党的战争机器,解放战争的制胜法宝。恰恰就是向导文化下四万万人民群众拧成的巨绳,向导文化是成功的主流,它的拍向势必向着未来。

       由此可见,在向导文化前,围堵文化不堪一击。向导文化引导着巨力冲破枷锁桎梏,冲出高山 深谷,一直汇入时代的滚滚逆流。深圳经济特区设立时,邓小平发言时说到,要给深圳提供足够的自由,放开手脚加油干,这便是在党的指引下的力量,是向导文化的时代体现。向导文化还是创新的钥匙。在指引中开创,在向导中革新,便如教育一般,教育界中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是点燃一把火。”火星点点炸开,炸出自由的火花。火星是创新的引子,而古时八股取士,按律学诗,抑制了文人的思想。无形之中给头脑加上了一个笼字,古板、刻薄、木讷,这便是围堵文化。但一旦遇到思想洪流的冲击,就倏然支离破碎,无影无踪了。

     我曾几乎相信在残暴和牢笼前人之猥琐的必然性。但是在向导隐隐光辉之下,我于最漫长的夜中,听见了青年生长的声音。鲧的失败告诉世人,围堵之中,人不过是被安逸嚼成碎珠再气势磅礴地吐出来的短暂生命。禹的成功则告诉世人,向导文化势必成为主流,当今时代背景下,要的是一团火,而不是一堵墙。

      倘若无人愿在短暂生命中点燃火把,我愿将此火高高举起;倘若此后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建议判分:一类卷,55分。

文章将治水的“堵”和“疏”,抽象为文化的“围堵”与“向导”,既明点材料内容,又暗扣当代思想。文章层层推进,将向导文化的成因,创新变革的人性反思娓娓道来,全文充满文气,且富思想伟力。


2020年高二上期中统考作文“大禹治水”附钉子下水文及学生范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