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28.2 物质刺激

2022-09-30 00:0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江苏省-资料室编-出版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2、物质刺激[i]


  物质刺激或称物质利益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根据这项原则,就是要促使社会主义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关心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使劳动者个人的物质福利,与他们所参加的劳动和生产的发展,密切地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劳动者为社会工作,也是为自己工作,这是刺激劳动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还没有像将来共产主义社会那样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第一生活需要,还存在着工人和农民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简单劳动和熟练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因此,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仍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例如,在国营企业和机关中,劳动报酬采取工资形式,通过工资级别和生产定额,可以保证依照劳动的复杂性、熟练程度和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劳动报酬。对于超额完成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的工作者,给予物质奖励。又如国家对农产品收购的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也必须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如果收购价格不合理、税收过高,就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贯彻实行物质利益原则是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和增进劳动人民福利的重要手段。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510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28.2 物质刺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