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刻】在掌聲響起之時

20190309。
似乎每到晚上,像是從頭到尾徹底完全換了一個人似的,思維變得清晰起來。
前篇的 映刻 裡面我刻意避開了關於作品的正面評價,隻從側面去記敘我的感受,因為它真的超乎我的想象:不論是好是壞。
原本週四看完回到家決定第二天再看一次,可是我懶了,或者說,它還沒有精彩到讓我這個懶癌晚期的患者能夠再次精心打扮一番穿上我的小裙裙帶上我的小浩浩出門。
首先是個人覺得,或許這個原創的故事並沒有打動我,沒有十分地打動我。放映以後我第一次看手機的時間,過了大約二十分鐘,那時我覺得時間漫長無比,而故事卻還遲遲沒有開始——或是說它開始得太不明顯了。
一直以來我接受的隻是二十分鐘左右,隻擁有 A B part 的日常番劇,情節算不上熱血少年漫的精彩也沒有推理小說的緊湊,就是一種溫熱的水緩緩流過的感覺。但是這種感覺放在電影院裡面是不夠合適的。
無論好壞,也隻不過是一場邂逅。
其次,它不是我想象中的那麼好,但是卻也沒有變成那樣差。
儘管在我看來總有種將二十分鐘的日常生拉硬拽地扯夠 105 分鐘的感覺。我付出了金錢眼淚與時間,可是卻又覺得似乎並沒有讓我在痛徹心扉以後變得豁然開朗然後我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以及,最為重要的那個聲音。
雖然個人一直覺得,正是因為他的努力與付出才讓那些二維紙面上冷冰冰的角色變得立體形象有血有肉繼而生動鮮活起來再給予出一份又一份再一份的溫暖的溫柔,這其中默默無聞的鍥而不捨我自不必多言說,隻是,總覺得隱約沾染上的那麼一些鼻音破壞了那位少年原本應有的感覺。
早在 Theater 的諸多 映刻 之中,我就已經表現出:關於 神谷浩史 的一切,不論好壞,我都全部接受;當他如同天使閃耀著光芒高高在上的時候我沒有疑問“為什麼會是 神谷浩史 呢?”,那麼當他備受責難的時候我也同樣不會去質問“為什麼會是 神谷浩史 呢?”
因為這是在掌聲響起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