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色堂·论教养】真正的教养是懂得自尊,也懂得尊重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妈堂而皇之地插队,后面的人看不惯,指责其“没素质”,直到大打出手。认识一个姑娘,骂同学把硬币丢进乞讨者碗里的行为“特没教养”,却因为妈妈在电话里唠叨而关心的叮嘱骂她“老不死的,管的宽”。
这些人真的就是有素质、有教养的人吗?
看到别人插队破坏公平,如果你真的有素质,大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她理论,大不了直接投诉举报。同学对陌生的乞讨者不礼貌,在你看来都是“没教养”的行为,你又为什么会用刀一般的语言刺痛最亲密的父母呢?
况且素质、教养这些东西,都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耳濡目染而养成的习惯。很多人觉得“吃饭吧唧嘴”就是没教养,那是因为你从小吃饱穿暖、养尊处优,父母给了你优质的家庭教育。仓廪实而知礼节。我曾写过一篇被许多人抨击”三观不正“的文章《别拿钱去考验穷人》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对于家境贫困的人来说,吃饱饭都成问题,哪还管的上进餐吧不吧唧嘴、喝汤会不会发出声音?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女孩,一直自诩自己“有素质、有教养”,并且洋洋自得。她会当众指责朋友随处扔垃圾的行为,也会鄙夷吃饭吧唧嘴、吃面发出呼噜声的人,并一直喋喋不休地指责他们。直到有一次,她和一个温柔体贴的姑娘A并肩行走,一起吃冰棍。她吃完后,随手就把包装纸扔在地上,全然忘了自己曾经是怎么批评别人的。A看见后并没有说什么,俩人依旧往前走着。
突然A对她说,我去买个东西,说着就往回走。女孩不以为意,站在原地等她。不知为啥,她突然想回头看看。于是就看到A居然跑到刚刚她丢冰棍纸的地方,捡起来把它扔进垃圾桶的一幕。
她连忙回头假装没看到,脸上腾一下红了。A回来后也什么也不说,依然和她有说有笑地往前走。
那时女孩才知道,其实真正的教养是恪守自己的准则,也不会让别人尴尬;真正的教养,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懂得自尊,也懂得尊重他人。
你可能会觉得,朋友之间这么相处不是太累了吗?要知道这只是个极端个例,但这种尽量不让人尴尬的心态,也许正是让彼此更加舒适的与人交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