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格局大了,生活就顺了

2021-04-08 22:55 作者:旺旺屋  | 我要投稿


有人说,人可以没钱,但不能没有格局。


什么是格局?知乎上有这样一个回答:


“格局,体现在一个人所追求目标的高度,眼界的广度,思维的深度,以及这个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从容大度。”


简单地说就是:站多高,看多远,格局大了,生活自然就顺了。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格局大的人,想得更多,看得更高,自然能走得更远。


我们的汉字就很巧妙地体现了这样一个道理:


一个站在山上的人,瞭望的是星河壮阔,天地广袤,眼光长远,故为“仙”人;


一个站在山谷里的人,委身于谷底,目之所及都是鸡毛蒜皮之事,眼光狭隘受限,故为“俗”人。

电影《一代宗师》里说:


“习武之人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句话就解释了格局的三个层次。


郭靖以天下为己任,一生守一座城,护一个国,秉持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思想,万人敬仰。


张三丰为人正气凛然,宽和从容,有仙风道骨之姿,凭一己之力将武当派发扬光大,威震四海。


这些笑傲江湖的大侠,往往都心怀天下,达到了“见众生”的大格局,当今社会的成大事者,也普遍如此;


而我们普通老百姓,只要有了一定的格局,先“见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再“见天地”,看清天地的广阔,自身的渺小,就也能把小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格局,往往决定了我们能看多高,能走多远。



格局大者,往往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不纠缠过去,不畏惧将来。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讲了一个叫李雪莲的女人,与丈夫假离婚,却不曾想丈夫假戏真做抛弃了她,还污蔑她为“潘金莲”。


于是在十多年的申诉中,她坚持不懈为自己讨公道 。


为一件烂事,和一个烂人,纠缠了一辈子,人生也从此被阴霾笼罩,得不偿失。


有格局的人,从不和过去的烂事烂人纠缠,因为珍惜当下,才是对人生最好的负责。

第二,胸中藏大志者,往往有很强的自律性。


有句话说得好,自律方能自由。


自律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不能随心所欲,但其实却为自己获得了更多的选择的资本和人生的话语权。


为了让自己的写作之路走得更长远,村上春树曾坚持了长达三十六年的自律生活:


每天早上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步10公里。


自律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一定自律。


因为自律面前,不仅要懂得全力以赴,更要懂得持久坚持。


第三点,多做事,少抱怨。


有这样一个故事:


城市小伙比尔,衣食无忧,但时常觉得无聊,没事做。


一日他发现,丰收季节时的农人,每天都一边擦着汗一边嬉笑着走向冒着炊烟的家。


比尔去询问一位老者,老者说:


“我们感觉快乐是由于我们对生活不曾抱怨过,我适应并热爱田间生活,我吃自己种的蔬菜水果,感觉那是世上最好吃的食物。”

人若是想要改变处境,最好的办法是把心态放平,把事情做好。


说不如做,抱怨不如改变,要记得,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在奔跑。



格局,是一个人读进肚子里的书,说出来的话,走过的路,接触过的人,是人生在这个人身上留下的印章。


想知道一个人的结局,就要看他有多大格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格局见结局。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


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


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故事虽不知真假,但是它说出了“格局”是什么,以及“格局”的重要性。

想成大事,就需要有大格局。然而,我们怎样培养大格局呢?


简单地说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万种人,并了解自己。


人生这盘棋,只有把握住棋局的人才有胜算。


只盯着树洞里的虫子不放的飞鸟是不可能越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中和心中装满了山河天地的雄鹰才能自由翱翔。


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

来源于:旺旺屋


格局大了,生活就顺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