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机枪科普:九七式车载重机枪

2023-05-26 01:08 作者:亲爱的白狐啊  | 我要投稿


九七式车载重机枪|(日文:九七式车载重机関铳 , Kyūnana-shiki Shasai-jūkikanjū)是日本帝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用于坦克车与装甲车的标准机关枪,也被步兵当作轻机枪使用。



类型 轻机枪

原产地 大日本帝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 1937—1945年

使用方 日本帝国陆军

参与战争/冲突 第二次中日战争,日苏国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日苏战争,朝鲜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日期 1937年

生产商 名古屋兵工厂

生产日期 1937—1945年

制造数量 约18,000挺

基本规格

重量 12.4千克

长度 1145毫米

枪管长度 700毫米

子弹 7.7毫米有坂

枪机 气动式

射速 500发/分钟

枪口初速 724米/秒

有效射程 540米

最大射程 3,420米

供弹方式 20发可卸式盒状弹匣

瞄具 刀锋型前准星与与视窗型后准星

发展

起初,十一式轻机枪被陆军技术局改造使其可在坦克车和其他装甲车辆上使用,并以“九一式车载轻机枪”的名称生产。不过十一式的设计缺陷问题仍未获解决,例如它只要沾染到少量的尘土就容易卡弹,以及它所使用的6.5×50毫米有坂子弹子弹的威力过低等等。

取代九一式车载机枪的工作于1931年7月(昭和6年)起,最初是用三年式重机枪改造,但是在1934年3月与11月推出的原型测试评价还是不怎么样;因此仿制了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从国民革命军捕获的捷克制ZB26式轻机枪和八九式空用机枪竞争,虽然在1937年的评比中胜出,但是盒状弹夹与过去7.7毫米九二式子弹的底缘式子弹设计相容性不佳,为了新枪日军设计了一款称为九七式子弹的无底缘7.7毫米子弹,1937年11月相关设计定型,1938年2月量产。

此装备的后继品原先预定为MG 15机枪的授权板试制四式车载重机枪,但直到战争结束前尚未进入量产。

设计

九七式在机械结构上与捷克制的ZB26式轻机枪类似,但枪托不同,并拥有手枪式握把,为了防止弹壳影响车内操作抛壳口装有集弹袋。它使用直立的20发盒状弹匣并使用与九九式步枪相同的7.7毫米有坂子弹。此枪较轻的枪管容易过热,虽然设计上备有快拆枪管与备用枪管;但机枪手必须一波波的射击,否则枪管会被射出。

此枪安装在坦克车上时,使用固定焦距1.5倍率、30°视野的瞄准镜。为了避免伤害机枪手,瞄准镜后端安装了一个厚重的橡胶眼垫。

此枪当作步兵武器使用时,使用双脚架。除去两脚架后,此枪重量仅有11.25千克。

应用

九七式自1937年开始被采用,并在所有的日军坦克车与其他装甲车辆服役,直到战争结束为止。不过由于它较为笨重,它单独被用作步兵武器的情形则罕见得多。日本帝国海军也在他们诸如九二式重装甲车的装甲车辆上使用九七式。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机枪科普:九七式车载重机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