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一战985吉林大学机械车辆420+初试经验分享
先说一下,我个人是四非本科,报考的是吉林大学的机械专业。经过一年的准备,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当然由于今年的题目比较简单,再加上东北又是水区,这个分数可能有一定的水分。但对于工科来讲,这个分数应该够用了。下面我就谈一下具体的复习经验吧~~~
一、择校阶段
我在19年下半年就在关注各个院校的情况。主要是有自己学长考上过的,这样能知根知底而且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我这人有个弱点就是比较怯场,有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都会紧张,更何况面对一组老师的询问。而且我又没有什么科研经历,复试肯定要吃亏的。
所以对我而言,复试持续时间越短,占比越小,对我越好。所以我在择校的时候主要看这个学校的复试要求如何,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复习一年初试考个高分,复试被刷吧。初试是我们可以掌握的努力学习就能考高分,而复试是把你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注意!我要选的不是复试公平的学校,是复试占比小的很难翻盘的学校。
每年都有很多这样的新闻,今年也不例外,很多400+初试靠前被刷的。大家都是成年人,要正视自己的弱点,双非的学历就想你找对象身高矮体重大一样,复试时他就是要吃亏的。我不希望大家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要想着我人生的梦想就是上浙大上交,这样的学校根本不需要歧视你,因为我们所享受的资源见识过的东西,比起名校生的确有差距。可能老师随便抛几个问题就一问三不知了。
所以大家不要去追求一个小概率事件,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不要想着我哪哪个学长考上了我也可以,这样很危险。最好是选择每年你有很多个学长学姐考上的院校才比较稳妥。下面说一下我个人了解到的信息吧,都是从自己的学长那了解到的一手资料,不是从网上查的哦。
西安交通大学
西交招收名额比较多而且不歧视双非,但竞争压力比较大。往年复试要持续一个星期左右,这两年疫情也坚持线下但时间缩短到了两天。而且今年复试比高达1.7,可能一不留神就被翻盘了。所以西交虽好,对我而言并不适合。
湖南大学
湖大也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也不歧视双非而且位于南方。机械车辆的排名都很高,我一开始的目标也是湖大,但唯一劝退我的点就是他的夏令营可以免复试。这样对我就不是很友好了,一批夏令营只要过线就可以了,会占有很大的名额,剩下的名额才是我们来分。
天津大学
往年我们有很多学长考上天大,对双非也还行。不过近几年他的统招名额在减少,更倾向于要推免生。当然人家这么做无可厚非,但出于合理回避风险的原则,我还是放弃了天大。
大连理工大学
大工机械在20年扩招了很多,而且分数线特别低。但他车辆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复试是50:50,冷不丁就有一个高分被刷。还有过本校被刷的例子,大工是谁也不护着也没有歧视。完完全全看你的表现,是属于复试绝对公平的学校。但正如我所说,我要选的不是公平的,而是复试占比小基本是走过场的。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招生名额特别多,而且不歧视双非。复试也基本就是走过场,十多分钟一个人,可以说是很好了。但相对于吉大是双一流B,所以就很遗憾的放弃了。
吉林大学
吉大很保护第一志愿,不接受校外调剂,更不会歧视双非,并且近几年每年都会适当扩招。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吉大的机械车辆专硕学硕都是一样的考试科目。到报名的时候,如果你学的比较好可以报车辆,如果你想稳妥一些可以报机械。今年招生简章上机械是招收130个,然后进复试是160多个,最后扩招到基本全要了,被刷的也可以调剂去力学。车辆是收58个,进复试80多个,最后扩招到收70多个,也没刷几个人而且被刷的还可以调节去动力。所以这才是最适合我的学校。
至于其他的学校,像华南理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我们学校虽然也有考上的。但每年只有几个,甚至有时候还没有,所以样本量不多,参考价值不大。上面的几所学校每年都有很多考上的,所以信息相对完整有参考价值。
二、各科复习经验
1.数学
首先是数学,数学对于工科来讲是重中之重,他决定你的分数到底属于哪个层次。21的数学可能相对简单,因为是第一年改革。但对于22的同学来说,今年数学难度肯定会加大。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数学的学习,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成绩。
我学习数学是每天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高数武忠祥,线代李永乐,概率余丙森。跟哪位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自己做题。多做题多总结,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基础阶段,我用的习题集是李林的880和李永乐的660。看完视频先做660巩固知识,因为660对于基础知识的概念挖的很深,然后再把880当成习题集去做题。880的题目风格和真题比较贴近,这个是我强烈推荐的。如果不喜欢660,大家可以使用880再搭配另外一套习题集,比如张宇的1000题,总之880是必须的。
强化阶段,重点是找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换句话说你知道你哪里不会。我在过完第1遍基础知识后,就感觉微分方程和多元导数掌握的比较好,对我来说比较简单。但无穷极数和中值微分定理的证明题掌握的很差,拿到题没有思路。所以这个时候强化阶段,重点针对自己不会的知识多去练习。一定要发现自己哪里不会。推荐给大家一个方法,大家可以过完基础阶段之后做一下套题。把20或者21的一些市面上的模拟题找一下都比较便宜。不要关心正确率,上来就是做,哪里错的多就是哪里掌握的不好,然后再重点针对自己的短板加以训练。至于冲刺阶段之后再讲吧。
2.英语
有句话讲数学能决定你能考多高的分,英语决定你能不能考得上。英语对工科生来讲,确实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目标也不一样。我的情况是四级488分,六级563分。可能和大多数人的情况不太一样,我是六级比较高。这是主要因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我转变了复习方法。在4级的时候我和大家一样看网上的攻略,先背了两三遍单词,然后再去做真题。但是我发现对我帮助最大的那段时间,就是做真题的那两三个星期。之前背过的单词,在阅读中遇到的时候虽然很熟悉,但是经常不认识。我相信大家也有这种感受。所以6级的时候我就转变了复习策略,上来直接做真题,把不会的单词整理下来。这样记下的单词全是你自己不认识的,而且真题中所用的单词范围每年大致相同,你掌握了前几年的就够用了。
就是一句话,我们不是学英语,而是为了应试。6级的各个模块中,我的阅读是235分,接近满分,其他两个模块相对一般。而且21年的英语一虽然很难,我的阅读也只错了两个,这就是针对性记单词的好处。考研英语也是一样,大家把00年到09年的真题当做基础材料。不用太关心正确率,重点是把其中不会的单词记下来,如果说你把这几年的真题中单词都记下来的话,再应对接下来几年的考题,绝对够用。
我推荐大家在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后,最后去做英语阅读,每天做两篇。然后第2天早上对答案。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可以转换你思考题目的思路,我经常在第二天对答案的时候,觉得自己错的很愚蠢,对的那个答案确实无可争议。如果说你做完就对答案的话,你还是你原来的思路。很容易钻牛角尖,就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所以大家不用背单词,直接做真题就好了。
有人想问英语一,需不需要做英语二的题目。如果你在暑假阶段时间比较多的话,可以做一下。一遍就够了,也就十套题。只需要做阅读,不需要做其他的模块。而且不要理会他的出题思路,重点是观察自己单词认识的全不全。英语1和英语2的出题思路的确不太一样,你沉浸在它的出题思路可能会出差错。
3.政治
对于政治的话,七八月份开始就好了。对于政治来讲,我们的任务不是考多高的分,我们只要拿到六七十的平均分就够了,毕竟我们不需要靠它来拉分。
我用的是比较主流的听徐涛的课,然后用肖秀荣的教材。大家主要做选择题就可以了,不要太关心简答题。选择题主要决定你的分数,因为主观题大家都差不多。政治的几个模块中,马哲和毛中特比较重要。马哲每年基本不变,但是毛中特时事会多一点,这两个模块选择题可以多做点。主观题主要是靠最后两三个星期背肖四就够了。政治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每个人都差不多,重点是放在数学,这是你上岸的关键所在。
4.材料力学
对于机械车辆来讲,我觉得材料力学是很好的专业课了。因为相对于机原机设和机制,他基本上不需要背太多内容。过完一遍,到后期只要做题就行了。11月份的时候会给你节省大量的时间去背英语作文和政治。吉大主要是以课本为主,一定要重视课后题和例题的训练,吉大的真题基本上以此为根据。尽量在9月份之前就过完材力的内容吧,然后就是做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