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员模拟战争124—费城战役

1981年9月23日,正当苏军仍在西伯利亚中段据守待援时,进攻东海岸的中联军队正动作频频,尤其是上尉Morilaz的空降式突击成功占领普莱森特维尔后,中联第3、4、5集团军准备北上占领费城这一重要的交通要地以切断北部各大兵团的向南驰援。
第3集团军首次在9月23日利用大功率雷达对驻守于整个西北侧的4个军级单位进行了初步侦查,随后以卫星影像为制导炸断了由威廉斯顿到惠特曼斯奎尔的公路与铁路干线。德军迅速反应,美洲军第98军立即派遣电子战斗机与强击机升空,尽可能地在陆军防空炮与预警地面雷达掩护下干扰中联远程打击部队的信号接收,随后第98军对第3集团军的两个侧翼军进行了热敏炸弹与燃烧弹的覆盖式空袭。
在第一次交手中吃亏的第3集团军也充分地调动海上力量,64架装载电子干扰雷达的BF-109O型战斗机沿威廉斯顿一线对德军各野战机场与预警雷达进行诱饵释放与侦察干扰,迫使德军第98军放弃该区域的电子装甲车部署,将兵力集中于电子战斗机与电子战地面雷达能够掩护的位置。第98军也不能对中联部队实施有效的导弹打击,因为部分炮兵营已经陷入中联海军多用途战斗机的电子封锁而无法有效锁定目标。该军丧失电子战主动权的结果是,他们的防空系统与长距离通讯只能持续于电子战雷达的作业范围,而地面陆军侦查雷达与防空引导也只能在极为有限的区域进行发挥。这导致了第98军全线的被动挨打。
但俗话说得好:“横竖都是死,为什么不死于战斗。”第98军联合第101军在中联所电子封锁与全天候战斗机巡航的范围内进行半自动式连级单位反击,尽管各连间没有任何联系,战斗机和轰炸机在支援时只能用热辐射自制导,甚至坦克部队完全联系不上远程炮兵支援,而炮兵只能依靠直升机与无人机的中介短波通讯来完成精确打击。这样的困兽之斗一直持续一周,一个营也好,一个团也好,这种体量的单位在困兽之斗时多少显得势单力薄,但这里有7.2万人在做困兽之斗,这足足拖延了第3集团军九天时间,直至10月2日中联第3集团军才以伤亡5.5万人的代价全歼第98军与第101军的所有部队。但他们的游击战与拖延使刚受到美洲军团及时补充与训练的2个电子战旅与7个装甲旅沿原定于由第3集团军封锁路线进入战区,新到来的足足1300辆电子装甲车与258架改装型美洲九零电子战斗机几乎扭转了电子力量的对比。
9月28日,由惠特曼斯奎尔与哈蒙顿两地出发的第4集团军则较为顺利,仅用16小时就攻占了沿途的13个防御穹顶与通讯/地空侦查雷达基站。但还是在前往卡姆登的路上被地雷与第75军第2轻装甲师所阻。在排雷装甲车与火箭车扫雷的时候,第2轻装甲师就会派出保持无线电静默和发动机静默的重型反坦克装甲车对正在排雷的轻装甲车FSS-540开火。这片雷区严重减缓了行进速度,考虑到第5集团军在梅德弗莱克斯正受两个机械化师和一整个远程打击师的威胁,集团军长Linida决定绕远路,长途奔袭位于第5集团军左侧,机动性较慢的第109军第1步兵师。这次计划是十分成功的,第75军被自己的雷区所阻从而只能南下攻击位于南部的第2集团军,而第4集团军得以顺利地在次月的2日到达卡姆登。
10月4日,随着第3方面军逐步扫清后方第77军的前沿部队,第4集团军与第5集团军展开对费城的进攻。费城由装备精良的第34兵团驻守。且仍存在非常大规模的装甲车制造基地与电子战地面雷达群,对于这种情况,4日,中联由两个FSS-600主战坦克旅突击对手防御薄弱的农场交界区域,然后以其为钳头,直接使南侧乡村区域陷落。第34兵团第103军将部队撤退到城外并采取攻势,将占据村庄的第3集团军第19军赶了出去。7日,第34兵团凭借后方的空中压制,终于得以在费城内各建筑群完成对第4集团军12个半机械化营的包围,中联军被迫撤退。由第3、4集团军继续沿占领地带的各优势地形区进行对南下第39兵团的抗击。第5集团军则去帮助第2集团军直取华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