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岳庙感怀

前些年应成都电视台邀请,讲授两宋治国。每每讲到岳飞抗金,内心扼腕悲愤。前日瞻仰汤阴岳庙,心潮起伏。
这位豫北的乡亲,文武兼备,洁白清忠,宋世南迁,用人之际,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被高举为大宋武官楷模,宋高宗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
南宋初定,临安歌舞升平,飞上谏:“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 “直捣黄龙,迎回二圣”,高宗内心愤怒:你岳飞迎二圣,置我何地?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岳飞传》记载: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一个对鲜花、佳酿、美眷、珠宝、金银丝毫不感兴趣的人,最让老板不放心:飞意欲何为?后岳飞向高宗提议立其养子赵瑗(即宋孝宗)为皇储,又遭高宗呵斥:内臣不得干预皇室。
绍兴和议后,朝廷为安抚岳飞加封的开府仪同三司官衔,虽三诏而不受,他在辞书中说:“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
后金兵来犯,岳飞于朱仙镇打败金兀术。
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
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赵构主谋,秦桧马前卒‘莫须有’罪责岳飞,下狱风波亭。
主审何铸良心发现:“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秦桧更换主审官,终成千古奇冤:风波亭之死。
岳飞死于耿直、清忠,赵构、秦桧却死于无耻!耻辱柱上(下跪谢罪者)当补赵构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