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3
三月份,我们住的楼开始接上网络。
接上网络带来很大好处,一下字就实现自己以前想要看很多个领域名人的想法,网上很容易搜索到很多名人的图片,而且毫无例外地从每个名人的身上都能,看出他们拥有好的头骨结构,像头骨的对称性(外在表现头路末端的中分或者截止头路在后脑勺顶部考前的位置),前额的宽大,后脑勺的突等。
而也能找到一些存在明显头骨移动现象的人,这样就可以解决用文字描述的麻烦,以后举名人例子时,就可以直接用图片来说明。
要是想要成为名人,就先要拥有他们那样的头骨结构。从自己身边生活中人,到网上千里之外的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管是拥有好的外貌、好的表现智商还是两种皆具的人,都是头骨位置好的人,不说前倾明显,至少是左右移动现象不明显的人。
而以前已经分析出这里反过来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社会中头骨位置好的人不一定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名人,但是成为名人的人至少开始时都是头骨位置好的人,毕竟名人也是人,头骨在生活中也能发生各种各样的移动,这就看谁的运气了。
经过一整星期的上课,休息日就不再想写文章。正好可以看看网络电视、电影截截图、收集一些图片。从很多图片看了,不管什么领域出名的都是头骨位置好的人,而自己以前喜欢看娱乐等节目,搞娱乐的人网上的图片最多,外表一般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头骨位置带来就是两个大方面:外表和表现智商。头骨移动对表现智商的影响,自己的感受是被放大,所以感受才会如此深。但是别人不一定就有我那样强烈的前后对比感受,况且智商的表现看不到也摸不着。
还是从外表来讲讲比较好,毕竟这是能看得到摸得着。这样一来拿在网上图片最多的明星来说,就是最好的途径了。而且明星中还有些会搞创造的,也就是会创新的艺人,看他们头骨位置也能代表表现智商这一块。
台湾节目以前在电视上看,要一周后才能看到新的,现在好滚动播出随便看。
《我猜》节目中就能发现头骨位置好的人带来好处的一个明显现象,节目中被请来的女生,经常会让走台步,回走时就能看到她们的后脑勺位置。我看过这样的节目中没有一个人的后脑勺处有头皮露白现象,他们头骨都很对称。
倒是在看网络电视《TV搜查线》节目时,看到不少头骨移动现象。这节目生活性强,会台北、中、南地跑,镜头中有很多生活中的人,就像看到身边很多人一样,头骨移动现象到处都有。
而且还有韩国的娱乐片《情书》等,都能发现上节目的人的后脑勺的特点都是头骨没有发生左右移。他们的头骨位置都很好,而且人的外貌也很好看。
西方人的视频看得不多,但也有看到头骨移动现象的处在。
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只有是活着,不论性别、年龄、种族等,只要是活着的人他的头骨都会移动,只是移动的效果、后果及结果有所不同而已。
从自己身边的现象到很多不同的图片、视频中看到相同的头骨移动现象,说明头骨移动和人的年龄、性别、财力、户籍、民族、身份、职业都没有关系。
有天我在用比特精灵在下载的时候,在对方货物里面看到有个名叫“家传秘方”的一个打包。这名字起得让我很好奇,就加了一起下载。下载完后减压出来,文件里竟放着“家传牛肉面秘方”、“ 彩色人体解剖图谱”两个东西。
发现又被名字骗了,竟然是教怎样人家怎么做牛肉面,同时让我好奇的是为什么会放个“ 彩色人体解剖图谱”在里面,这个跟牛肉面八竿子打不着。
打开来看看,哇,这个好!这个好!我喜欢。
里面有详细的解剖图片,头骨就被分得很细,头骨就分成很多块,而且有不同角度的图片,也注出相应的名字,而且图片显示了骨与骨之间明显的骨缝。一下从原先的半想象直接转到形象观察。
同时发现自己以前的一些头骨认识的错误,后脑勺处根本没有颞骨什么事,只是顶骨和枕骨。顶骨是自己以前认为的“顶骨”和“颞骨”一部分的总和。而且在后面也找不到自己一直错误认为的“蝶骨”,是枕骨的一部分,由于无关紧要到后来才发现原来蝶骨不是在后面,而是在颅腔前面。
没有把头骨分成“泥骨”和“支骨”的概念是在自己的预料中,其中也没有“中层骨”好像也找不到相应的骨层。而自己按照“中层骨”的概念来实施,倒是让自己脸上的痘痘渐渐消退掉,脸上也开始变光,以前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现在只要在中层骨后移后,吃些以前最容易在第二天冒出痘痘的食物也没事,真的有点治本的感觉。脸上的痘痘在随着自己让头骨往后脑勺回移后,逐渐不再冒出,为了证明自己脸上痘痘的出现和消退和头骨位置有关,后来“迪豆”就很少去碰它。
而后脑勺处的头骨分层问题,从自己身上能直接触摸到的骨层,从开始的迷迷糊糊到后来伴随着痘痘的大量冒出发现是明显的三层,而在图片上丝毫没有这种迹象。除了枕骨就是顶骨,而且两者连接甚密。
同时也发现自己大学开学后一段时间内,让后脑勺枕外隆凸处骨层发生的“向左走,向右走”,“向右走”的就是枕骨中间来自左边的硬条,左右对称的硬条,右边由于以前前移严重一直被左边压着。这次错误地让此处头骨的“向左走,向右走”,回想起来有点像看扑克时,当要展开扑克牌都是下面捏住上面让它展开,就能看到下面的牌。
当我错误地让此处发生,类似展开扑克牌的做法,最后让我发现自己后脑勺顶部的骨是分三层。而且这个过程中带来大量痘痘的冒出,还知道了如何从根本上消灭痘痘,所以对于此处的头骨分层自己不会出错。
但是这种分层现象在图片上也无法看出,我们的课也很多,没有花时间去仔细想这里面的谁对谁错,这个问题就一直拖着。不过在对称的角度下回移顶骨到后脑勺处,跟分层问题没十分大的关系。
由于自己以前都是让后脑勺前移,所以按照自己当初的想法,类似一个周期的正余弦的回移过程。没有注意到后脑勺顶部位置,到快期末上枕外隆凸处比上面要突,而此时我前面的头发也不短还有点红。这时身边的同学有在玩“拳王97”,说我像游戏中的八神庵,还有人直接叫我“八神庵”。
后来,为了摘了这“八帽”,也想看看后脑勺底部位置在没有头发的遮掩变得怎么样了,就决定把头发剪到平头那样短。效果还不错。
平时课多考试也多,在复习《物理学》时,《电磁波》一节得知,原来以前老清华讲错了,光电效应是赫兹他老人家最早发现的。
同时在中册30页,记载密立根测定电子电荷实验的事情
···密立根及其合作者曾测过成千个油滴的电荷。在所进行的大量实验中,有一次测得一个油滴电荷为e的分数倍。这与电荷量子化的大量实验数据是不一致的。但作为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家,密立根并没有排除这个数据,而仍把它放入了原始文献中,着表明密立根对待科学实验的态度是极其严肃的。
不管是谁最早发现的,这对我来讲已经不重要了,当初老清华的话是我记些附带与头骨移动之外现象,以后要弄个附产类的单独一类。看科学家都是那么求真,就是离谱的也照事实记录。我们虽没有他们那么伟大但可以学他们那种真,反正如实描述总没什么错。
自己的大一就这样在像高中一样的度过,让我总觉得自己像是过了5年的高中生活。一年中发现自己以前推测高考选择人和头骨的关系是正确的,确实是和我当初推测相一致,而且身边的人头骨固定性要高,发生明显移动的人比在高复时期要少,当然也有明显的移动现象。
而且学校中有研究生、博士生他们的头骨就更符合学位高的人头骨位置好的特点,竖向头皮露白看到很少,横向倒也有。这学期历史课,我们有到福州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参观的活动,由于人多票少大家决定抓阄去,我有幸抓到,在那里众多的旧照片中,看到那个时代精英们的头骨位置都是很好类型,有明显的前额宽大等。
从很多图片和屏幕中看到,社会中只要“位”高的人(地位、品味、学位…),头骨位置都属于好的特点,什么领域都一样。
这学期名人的图片也找了不少,文章倒没怎么写。
暑假,开始决定写写文章。8月份借了阿姨家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