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精心”,打造“山城”地铁精细化施工靓丽名片!
近日,中铁十八局五公司承建的重庆轨道十八号线土建6标项目在业主组织开展的三季度综合评比中,荣获4面流动红旗中的3面,在“山城”重庆展现出了铁军风采。
该项目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主要施工任务为一站一区间,即:外河坪北站、长江二桥站至外河坪北站区间。线路长约1.3公里,包含车站、暗挖隧道、高架桥等施工内容,且项目施工区域存在紧邻居民区施工不便、隧道超浅埋、市政管网复杂等诸多困难和风险,面对系列挑战,项目团队紧紧牵住安全生产这个“牛鼻子”,步步“精心”,攻坚为赢。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复杂
外河坪北站基坑长246米,标准段宽24.9米,最深处25米,为地下明挖二层岛式双线车站,施工区距最近的居民楼仅10米,开挖土石方约15万立方米,施工风险极高。自今年7月份基坑开挖起,施工团队精心部署,细化施工方案,全面加强各重难点工作面的盯控,确保了项目平稳推进。
“开挖过程中,项目部发现基坑存在土层1米一层、岩层2米一层的情况,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并及时利用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进行支护,并加强监测,确保安全有序推进基坑开挖。”项目总工崔长贵介绍道。
加强数据监测
除了加强现场管理,该项目还坚持科技赋能,在周边既有建筑物4角、基坑边缘以及钢支撑上安置自动监测设备,通过200多个监测点实时掌握数据,最终将基坑沉降、位移控制在1厘米以内,超标准完成规范要求,为重庆轨道十八号线土建6标项目的“安全、智慧、绿色”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该项目的暗挖隧道长约548米,前半段埋深36米且地上有既有建筑物,后半段下穿既有主干道,埋深仅6米,如何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地上建筑物的影响,提高隧道开挖效率,对项目团队而言这是一个必须克服的难题。
在机械开挖期间,为有效减少对周围建筑的扰动,同时满足施工安全及施工节点要求,项目部通过采用双层支护的方式,配备T76自进式管棚和超前小导管,并配强人员、机械、设备,紧跟隧道监控量测,随时掌握洞内及外部道路信息,确保隧道正常掘进。截至10月末,隧道已开挖过半,安全质量管理受到地方各界好评。
施工中的暗挖隧道
此外,该项目还通过在围挡上安装喷淋系统、开挖现场布置雾炮机、渣土运输使用封闭式运输车、夜间不使用高分贝机械和设备等措施,做好文明施工,不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截至目前,重庆轨道十八号线土建6标项目整体施工进度已实现过半。下一步,车站主体工程施工即将全面展开,项目团队将继续乘势而上,加强施工组织、严抓质量安全,持续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精细把控,坚持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项目管理模式,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文图、编辑:李学彬、徐辉、张步、逯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