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道地药材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022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及产业技术问题
高品质道地药材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前沿科学问题)
问题描述:
中药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中成药及以中药药食同源为原料生产企业的关键物质。道地药材的品质是中医临床有效性、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也是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目前高品质道地药材的科学内涵尚不够清晰,更没有形成相关的标准体系。加之现有的中药标准大部分以其中的某一种成分为指标,没有形成以其核心功效及安全性为导向的质量标准体系,致使现有的中药材质量问题频出,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从道地药材品质相关的内在与外源性两个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系统阐释其科学内涵,已成为中医药行业高品质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问题背景:
中医药是我国极具原创特色的学科领域,是我国现有医疗、健康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中医药临床的有效性是其核心价值,安全性与药品质量是其重要保障。伴随着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道地药材的认知与应用经历了漫长的临床实践,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人们对药材疗效、安全性与环境因素相关联的认识。在中医药发展历史长河中,中药材的道地性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
截至目前,对高品质/优质道地药材认识的客观证据尚不多。野生药材与人工种养植药材的对比性研究与评价偏少,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对比性研究与评价不多,道地药材品质研究尚显薄弱,尚未构建高品质道地药材的标准体系。
目前,对优质中药材的认知包括以下三点:①无公害中药材;②绿色中药材;③有机中药材。以上三个方面主要从产地环境、种植加工过程中的种质、农药、重金属、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为评估要素;对中药材内在的品质体现不多,仍不能系统彰显高品质道地药材的临床价值。如何围绕中药材与临床核心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药效成分的含量、药效成分之间的比例、发挥药效的作用方式等方面,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从三个方面即中药材种植过程的关键因素,中药材储存、转运、加工过程混入外源性污染物,中药材内在质量相关的关键物质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为阐释高品质道地药材的科学内涵构建其质量标准体系提供客观、科学的证据,凝炼关键要素,聚焦以有效性、安全性为导向的质量标志参照。
最新进展:
近年来,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体量不断增长,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提高,道地中药材人工种植技术、技术规范也有较快发展,特别是在产地环境、种植过程、产地初加工等方面国家不断完善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并相继发布了管理规范。新版中药材GAP对中药材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的品质不断提高,从源头上为中医临床用药、生产企业用原料提供了较好保障。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中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建议在高品质道地药材研究方面加强以下方面:①中药材人工种植环节中内在有效性相关物质;②道地性与非道地性影响因素;③高品质道地药材质量标准体系。
重要意义:
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重大慢性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医药“治未病”有一定优势,在治疗已病方面也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发挥作用的多成分-多靶点-多层次的特点鲜明,体现出重要的临床与健康价值,为全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药材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由于自身的属性,其质量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想要为临床提供高品质中药材,一定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从源头抓起,从“地头”到“床头”完成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既要强调种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要加强针对临床核心功效有效物质内在的质量控制,真正认识到“高品质”的科学内涵,更好地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坚定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