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测你是容易自我内耗的人吗?你的内耗水平有多高?

0%,感觉与各位格格不入……

但还是分享一下我做题的过程,希望能帮助到想走出自我内耗的朋友。
第一题:

我选择的是B,走狗屎运了,最近或许会有好事发生。
但是,我并没有这么乐观,心里想的是擦一下鞋继续走就好。只是相比于其它答案,B选项更符合一些。
第二题:

我选择的是D 无所谓,不需要就不需要了呗。
其实我并没有无所谓,而是会在保持平静的基础上,反省为什么这次的方案会不被需要了,下次可以如何改进。
综合其它选项来看,D更靠近一些。
第三题:

我选择C 无视,Ta不明说就和自己没关系。
其实,这里是一个比较微妙的沟通场景,它本质上是一种「说服」。如果我们想要说服对方不要啧,其实是在让对方做一件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对方可能很难真正控制住自己。
如果把啧理解为对自己的否定,那就有些应激了。我也不至于无视,可能会选择带上降噪耳机、打开白噪音,这样就听不见了。相较而言,C选项更加符合。
第四题:

我的选择是D 没什么想法,聊天而已。
因为我倾向于不去预设一场沟通“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无论是批评、表扬还是聊天,我们都可以从中获得价值。
第五题:

我的选择是D 感到满意,已经完成地很不错了。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在考验一种「完美主义」的心态,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明白自己需要的是「满意解」还是「最优解」。
人生大多数情况下,获得「满意解」就足够了,因此这道题我选择的是D。
第六题:

我的选择是C 内心开花:谢谢谢谢,这是我应得的。
其它选项都在表示自己「配不上」这种赞誉,它的本质是一种「冒名顶替综合症」,是内心缺少相应的成功经历,从而缺少自信的表现。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试着从生活中的小事做出决定开始,比如:今天吃什么、今天怎么去上学等等。这样做能帮助自己逐渐培养起一种掌控感和自信心。
当然,我也不会因为赞美而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我会看见对方有欣赏他人、赞美他人的特质,我会对这种特质表示赞美和感谢。
第七题:

我的选择是B 逐一分析,看谁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其它选项的切入点都是「责任在谁」,只有B选项关注如何「解决问题」,我认为这种思路比划分责任更有意义,也更加成熟。
第八题:

我的选择是D 轻松看开,毕竟谁还不犯个错了。
这其实考验的是「反刍」和「复盘」的区别。其它选项本质上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沉浸在过去的经历中反刍,这会对自己的情感造成较大的冲击。而D选项的轻松看开就做到从中抽离出来。
更好的做法,是在抽离出来的基础上,站在第三人称的视角,复盘自己怎么做会更好。这样能降低下一次错误发生的概率。
最终测试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