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円谷制作的“本色”——切通理作

2021-10-17 01:35 作者:キラキラ摸鱼中  | 我要投稿


杂志封面


即便在CG满天飞的现代,在日本提到“特摄”的话,还是会有很多人想到从大怪兽破坏东京的《哥斯拉》或是描写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夏威夷·马来海战》这些电影开始,由特技导演円谷英二领导的使用微缩模型拍摄的这些作品。

微缩模型技术利用远近感的错觉,不了解相机特性的话是拍不好的。在那个不用数码而用胶卷摄影的年代,成像需要很长时间,在现场无法立即看到完成画面。灵活的想法自不用说,技术人员的经验和直觉将其变成现实。円谷英二作为这一引领者,不仅成为了东宝电影的中心人物,更是日本特摄界的中心人物,其大名响彻世界。

円谷英二建立了円谷制作,之后与特摄监督、同社的专务高野宏一等人,还有徒弟们在自家成立了“円谷特摄研究所”这一起源,最终作为“円谷特技制作”开始了。

最初的工作是战后的顶级巨星石原裕次郎出演的《独渡太平洋》(1963,市川崑导演),当时乘坐游艇独自渡过太平洋的青年堀江谦一成为了热门话题,这部作品描写了他的故事。这部电影里游艇被风暴打翻的爆炸特效邀请了円谷特技制作进行拍摄。

不限于微缩模型,円谷英二同样在不断钻研包含后世的CG在内的合成技术。自行制造能进行多重合成的光学印像机失败的円谷英二向美国的公司订购了光学印像机,TBS买了单,并由此诞生了TV系列《奥特Q》,这是广为特摄迷所知的事情。

之后,《奥特Q》这一能让人们每周都在电视上看见以前只能在电影院看到的巨大怪兽的豪华电视节目迎来了其后作,那就是加上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英雄”要素的《奥特曼》。光学印像机展现出了在耀眼光芒中巨大化的奥特曼变身场景,以及必杀技斯派修姆光线。这些也成为了后继的奥特作品,乃至円谷特摄作品的固有印象。

在円谷的历史上,也有很多《怪奇大作战》《恐怖剧场不平衡》这样以人类视角着重描写现代恐怖的节目,以及《全能杰克》《星际之狼》这样以科幻机器为主体的节目,种类繁多。

円谷英二去世后的70年代以来,円谷制作进行了一系列无关特摄技术和科幻要素的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以期拓展路线。但是“提到円谷的话就是特摄”,即使是奥特曼系列或者其他特摄节目没有播出时,不只是特摄粉们,社会也在期待“円谷肯定在整一波大的”。

奥特曼系列中间停了好几次,每次新作开始的时候都会伴随着以前作品的复兴潮,以及数码视频、DVD、蓝光、4K等技术革新带来的影响。即便已经过去了超过半个世纪,还是会有“大的要来了”的期待,心情好像在坐过山车一样。好像跟《独渡太平洋》里的堀江一样在大海航行,每当奥特曼系列有了新作品,就如同遇见了一个新的浪头。円谷公司的旅途,以及被这一作品世界折服的我们的旅途,还会继续下去。


——翻译于《ウルトラ特撮 PERFECT MOOK 創刊 vol.0》(奥特特摄完美杂志系列 创刊号vol.0)

本文同时发布于:

微博@ultra_gaim

QQ:1453150030

A站:dwcwd

欢迎分享内容,如有其他平台雷同文章均为无授权搬运


円谷制作的“本色”——切通理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