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一些匿名问题。
1.对精神养胃灵魂失语的无实感状有何看法建议?
世界的存在是为了给灵魂以体验。
人相比宇宙很渺小,所以一切都无所谓。我的意思不是个人视角下看淡,而是说对于宇宙而言这不算什么。宇宙是亲和的也是冷漠的,人类对于宇宙有点像孩子在胡闹。我们的感觉也只是感觉,闹出来什么也无所谓。如果将活着的目的暂定为审美体验爱和思考的话,一切将迎刃而解。你是来体验的,是来玩人生这场游戏的,不要入了戏而去相信你的一切无力感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你的游戏属性,而你可以开修改器。
纪元和先锋都是表象,
「你的灵魂远比你所想的要壮观、美丽和宏大。」甚至可以说,宇宙万物就是你,你就是宇宙万物。
2.为什么我们看到游戏里逼近真实的画面感到惊喜,而面对真正现实的画面无感?
我觉得是
人们潜意识中对游戏和现实的要求就不太一样。
游戏本来就可以不用制作得很真实,但它如果被做成了那样,那就会让人短暂惊讶一下。但其实在他们“了解到”游戏可以被制作精良到何种程度时,他们就不会对没那么精良的游戏感到惊讶了。
也许人们的惊讶阈值比所想的更能影响这个问题。
另外,人体还没理解现实同样是个video,自己只是被放在里面去扮演一个角色。但游戏等介质会短暂地吓到他们——“原来世界可以被制作啊”。
3.爱是什么?
我不会给每个人的世界重新定义爱,不过我要描述一下我自己世界里认为的爱。
我自己并不觉得对于所有人来说爱都是必需品,而且对每个人来说重不重要和做不做为饭食都无关紧要。我认为,一个人要是有爱人的需要那就去爱,一个人也可以选择爱与不爱。并且,爱无须经常提到与标榜,因为它是个人选择,并非是求乞讨好。并且,
爱就是爱,而且是你自己的专属的附属
,它可以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也可以像我刚刚吃了辣然后辣到无法思考说不出话。
我也可以用非常诗的语言去描述爱,不过在这里,我只想说,
爱就是你今晚选择吃与不吃和吃什么,这样的主观且私有的问题。
今天还想到,哪怕好多人对爱的认知能到达一种空壳状态也好,而多数时候人们由于不理解爱,才退而求其次去选择一个信仰。而如果他们充分明白爱,那他们早就会成为一个受信仰的对象了。不用去选择一个信仰的话,他们自己就可以不用以各种阵营为界限而争来争去了。
所以原来是他们不明白什么是爱。就像孩子爱犟嘴,成人爱比赛。最终能让他们最接近了解爱的,却居然是死亡。
也存在一种会爱人但却不懂爱的人,只能说是他们做事太谨慎,而不是太包含爱。他们的“会做但是不明白”有些时候颇有中国人独有的好多包含着习惯的理性精神。但做事谨慎的人不止会爱,还很会别的,但不是特长生身份。
4.如何看待爱情?
它是赤子之間的信任
,不需要被審判,厌倦了就跑開。
愛情給予了人不用主動融入社会關係的權利。
倘我们不需要它,那就静默处置世界。倘我们希望遇到,那就不管是什么性别种族物种類別,只管整理自己與等待一段缘。
對於我而言无毒的关系必须要爱美,因为需要感受到自己是被對方审视的存在,最像《浮生六记》的沈复和芸娘。這裡所說的美包括一切细腻敏感体恤和靈魂共通的感受能量,是靈在的和聲。
5.你最讨厌什么样的人?
娛樂至死一併缺少獨立思考批判精神和自我意識,和只逃避只會成為被環境影響的產物的偏見狂魔或形而上狂魔,尤其是民佈和書呆子和整天把自己圈起來的人。
但我已在嘗試接納我所不能接納的這些部分了。我決定學習像克裡希那穆提說的一樣,去詢問
“真的是這樣嗎”
和去
“允許一切發生”
。
6.对于不喜欢的人,你会如何对待?
他們只是程序噪音幻覺
,只是個缺少充分發展的條件的只由環境影響產生的廢物。
我一閉眼他們就沒了!
7.南華經看多了是什麼感覺呢?
逍遥只永远是珍贵的自我安慰。对庄子的共鸣至今都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无论是他当时依然苟延残喘到现在的“行劳劳忙劫劫”的世界,还有被异化的“吾丧我”个体价值,以及甚至在他那个时代有“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今之从政者殆而”的楚狂人接舆——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人说潇洒,但都是对世界没辙的苦中作乐罢了——他也大体上是悲伤的,所谓的“雪虐风饕亦自如”。
8.你是拖延症吗?
怎麼可能。至少我不會讓無益且興致缺缺的事充斥我的生命,最低我也是懷抱著信念去做某件所謂拖延的事的。人們對所謂拖延的偏見,實際上就是為敷衍和拒絕思考尋找借口無法游刃有餘的無能狂怒罷了。
儘管我並不是個擅長按時執行任務的人,但我不承認我是廣義的拖延癥。拖延是一種對自己的逃避和拋棄,就哪怕對於你來說,
你的時間怎麼能是一種用於逃避與消磨的東西呢?
9.主頁的图使人感觉极其压抑与不适,为何喜欢这种?
我感到似曾相識,就像我的夢境一樣(可以看我往期文章記的夢)。這種風格有點類似怪夢核,千禧一代或者新紀元一代的z時代更容易對這些有共鳴。我根據我的夢和我的潛意識會出現的畫面將它們調了顏色,可能確實有人會覺得瘆人或者不血而腥,但喜歡的人一定會甚至從中感到親切熟悉和平靜。而且審美方面相似的人幾乎會更容易能量同頻交匯,因此我更希望被有類似意識體會的人看到。
10.你认为“怕老婆”是一种爱的体现吗?
我不完全讚同這樣性別對立。我覺得倘若愛應該害怕,也應該是互相遷就而互相害怕;
而愛更加需要勇敢
,甚至連敢於害怕也是一種勇敢。
11.略
12.你更怕冷还是热?
我幻想過我是個萬年極冰,把太陽保護在冰山裡,讓人再也沒有光用來欺騙自己。做到這一點需要無所畏懼,比如如果怕冷就無法關住太陽,怕熱也還是無法關住太陽。
13.略
14.说说你最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
改造集體觀念進而改造世界。了解知識並篩選說出與傳遞。創造接納超人的精神源。集合全宇宙活或死的地外未來有智慧有力量的人、集合一切先進觀點。
但儘管我這麼想,我還是盡力在接納世界所允許的事情。我覺得世界只屬於已經有覺知的人。就像《新世界》所說的一樣,
它不屬於過去和未來,它只會發生在現在。當下才是一切。
因此,覺知你的當下,回想起你究竟本該是什麼,回想起你的高我。
15.你是如何让自己保持乐观的?
我們不能只是環境的產物,这些都不是我们的错。
不需要被那些程序噪音幻覺影響到我們的高頻能量。
而且我們必須前進,無論前方等待著什麼。
16.没有自由意志的决定是没有价值的吗?”
1我想这个问题需要看定义价值的语境是什么。 2无论一个人的决定是不是基于自由意志,到最后结果都会朝着一个必然的方向去(因为其他的可能性全都在别的宇宙线内)。
时间是块状,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同一层面移动,因此不存在自由意志对决定的单方面影响,而是这个决定以及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过去的人的自由意志。
3也就是如果必须要达成某个结果,那么究竟需不需要有自由意志的前提呢?大体上的结果在一个人所处的宇宙线可能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如果单讨论没有自由意志的决定有没有价值,那么应该是需要看: 3.1这个决定大体上来看是不是真的对这个人恰好有用有意义,如果有意义则有价值,如果无意义则看—— 3.2对世界有没有潜在的价值,如果有则有,如果无则—— 3.3
它仍然对于宇宙来说,是一个声音,而且应当会有回响。它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宇宙来说就是存在的。它的价值就是它存在,它会被觉察到。
4当然无论如何这对于珍视自由意志的人来说是残忍的。而且我私心倡导每个人都需要有自由意志,否则就会仅仅沦为一个“存在”和一个余响,这非常不好。 策略是需要在做每一个决定的时候,都尽可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和思考,去自己进行衡量。 为了让人自己的决定能够更好,
人需要完成自性化,以及保持敏锐的感知,并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在结果为一个必然方向的世界里去感受到自己是顺从自己的精神来生活的——重点在于他能够感受到自己是主导了自己的生命的。
17.什么是“道”?
我打算从抽象与艺术化的角度来描述一下。
先从我的视角来切入——我渴望被爱。但我之所以希望人们和朋友们爱我,除了微妙的情感本能外,只是因为只有爱我的人才能有耐心听完我说的话,进而把我的想法传播出去,播下种子让每个人都自己思考,然后影响到他们能够影响的人。因为只有每个人心底的想法都被改变掉,世界才能改变。当然,我也应当假设每个人的想法都早已经是准备好了的状态。
我知道这个世界只是一个video,但是我入世太深,我也想扮演好我想扮演的角色。
下面我来剖析蕴藏在这个世界中的所有病。人们把单一的标准化的利益看得最重要,这才是世界的病。这使得人们争抢不断,在不必要的方面费大量心思弄幌子,所以效率也比不上三体人。
地球人的优点不该是把创造的才能浪费在利益周转上。
人们之间的防备心和自卫都是后话,根源在于如何不让互相坑骗的事情再次发生。只有当评判标准不再是单一的和功利的,这种事才能结束。
但这需要对抗的是人的劣根性。而只有每个人都享受到充分充足的资源,才能满足这些基础的劣根性,使这类事都转化为类似于小孩之间的小打小闹。
至于怎样让每个人的资源都充足得完美到不需要争抢的地步,最快的方法是让人们
放弃用经验去束缚自己的世界,重新定义自己的世界的一切资源的质量和分配方式,意识到每一个别人都是自己,自己需要善待每一个自己,并且相信自己的这种定义就是世界之理。
因为每个人的图层都不一样,每个人自己才是自己图层的王。
因此我不建议人们进入以别人为主人公的图层里去。
人们要做的是
学习重新编写自己的地球online的程序,让它更适合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
人们需要哪怕假装认为每个人的资源是充足的,让这件事情发生(或者倒不如说是允许这件事情发生,世界的面貌需要人们的批准),这件事才会真正发生。
这个世界的人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是反的或者错误的。在高维度看是
果影响因或者因果互相影响
(就像是土星真的如响应人们所相信的一样,上面天然存在六边形符号。或是金木水火土星的颜色和人们对五行的颜色的认识一致)。
只有匮乏心理被真正剥除,世界变得去中心化和多元化才可以创造HE。
所以就要去影响别人。但这当中允许每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情感频率和模式,这是在
允许声音的个性
。
你觉得不可能和无法消除的话,它就会在你的世界里永远上演,周而复始,万劫不复。你死去或重新活过也还是一样,因为你的本质本来就是这样想和这样思考的。你和坚信世界会改变的人将来生活的世界也不会在一个图层和世界线。在你的世界里世界会永远这样下去。你不打算相信任何好的可能,所以你永远在你相信的那个可能里。而你想的那个不好的可能有各种低频能量被吸引过来,你存在的那个世界会充满饥饿贫困和疾病,瘟疫不断,核废水不断,环境问题不断,战争不断。
但你的本质真的是这样思考的吗?
你试着问一问它,它本该是怎样的?
它的世界本该是怎样的?
世界本该是怎样的?
是什么让它的世界和本来的世界分裂开了呢?
是什么让它痛不欲生?
你听到了吗?
如果你打算逆来顺受,世界会顺你的意。
因为这是你的本质和高我为你创造的专属的世界,一切都只是为了响应你的信仰和意识,响应你觉得它是什么样子的那个意识。
让你感觉到“哇,原来世界真的像我想的一样糟”。
结果一切都会如你所愿。尽管如你所愿的偏偏是你一直以来的经验,而不是你的欲望。
经验和逻辑判断束缚了地球上的人们,让他们万劫不复。除非他们能够意识到世界是一个为他们自己打造的vr游戏。
辩证思维和合理性思维会害了你,你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但辩证思维本质上是错误的。
光完全可以只是一团光,而没有暗面存在。也存在完全正确的东西,但这个完全正确的东西只有一个,而且与场合和问题无关,它就是“道”。因为最高维度只是无限大的一团光而已,没有边界,无法用面积测量,也无法被看到框架。并非是光和暗是割裂的。而是光就是暗,暗也是光。没有正负,它们连在一起的两极♾️。
世界的本源只有一,没有二。你的世界也只有你一个,没有别人。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你,没有一个别的人。
因为你觉得自己可能会不被尊重,然后他们真的就会像你想的一样不尊重你。而其实所有的人都是你自己而已,是你的意识的影子。
但不应该恐惧匮乏。
金钱和时间也只是一个数字。谁此刻节衣缩食,谁将永远节衣缩食。财富和时间需要流动,因为只有流动的东西才会源源不断。要为一切安排上本来应得的花销,它们才会使你平和。积攒行为所积累的都是恐惧而已。计划行为也是。这样说并非是劝诫人放弃积累和计划,而是说,
不应该时刻保持匮乏
。因为你默认了一切的有限,比如有限的时间与有限的金钱,你在心里默念了你自己很匮乏和不值得等等的词语,世界就会以为你想要的是匮乏,然后回馈你的呼唤——你呼唤的匮乏的名字,报以匮乏。世界以为你会开心,结果你每天都在边骑自行车边哭。
名字很重要。就像你的姓名一样。但也或许它不够重要,这指的是相比于你的本质而言。
匮乏这个词语不适合用于形容任何自己和外物,匮乏只适合被未来的人忘记。
你自己在影响你。
因此不要有被害妄想症,不要代入受害者思维,否则你永远都是。
你的世界的理是你自己。
这不是鸡汤,这是真实的定理。每个人的世界都不重合,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是绝对的玩家视角,只有自己是绝对的中心。系统可以被改变,游戏也可以被重置,只是需要有洞察程序的能力。而这需要往上跳去看,而不是往外跳出而远离了自己和自己的系统。不许进入别人的系统,否则你会成为别人系统里的npc,然后仅仅成为一个昵称。
在你的世界里,你是孤独的,但你不寂寞,因为有无数个你陪伴着你。
本源存在于一切相当中。
如果你非常热爱逻辑思考,实在突破不了经验的边界,可以使用5why法,去针对现象问为什么,再不断对解答为什么解答后的答案问为什么。比如——
为什么我xx?
因为我有欲望。
为什么有欲望?
因为这被刻在基因里。
为什么被刻在基因里,而不是在别的地方或者用别的方式?
然后出不了五个为什么,我们就再也无法再解答了。
因为这触及到了三维空间到四维空间的壁。在我们这个维度里,我们只能编故事。
常见的故事比如,要有光所以就有了光,或者说有人说是进化来的。
那么怎么进化来的,由什么进化来的呢?猿猴之前是什么呢?
这都无法说。神学就在编写这个,但它也只是严密一点的文学而已。
而你也正在进行编故事的行动。正如作家就是他所创造的二维世界的主人,编故事的人也可以决定他的世界的起源是什么。
这就是万物之理。是蕴藏在每个人心中的世界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