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到乡翻似烂柯人

谨以此文纪念我们奋战近20年,拥抱木星的太空勇士,“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
“我们成功地拍摄了这张照片。当你看它,会看到一个小点。那就是这里,这就是家园,那就是我们。你所爱的每一个人,认识的每一个人,听说过的每一个人,历史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了一生。我们物种历史上所有的欢乐和痛苦,千万种言之凿凿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思想,所有的狩猎者和采集者,所有的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创造者和毁灭者,所有的统治独裁者和农夫,所有热恋中的年轻人、所有的父母、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者和探索者,所有道德的导师,所有腐败的政客,所有的‘超级明星’、所有的‘最高领袖’,所有的圣徒和罪人……都发生在这颗悬浮在太阳光中的尘埃上。”
--卡尔·萨根,1994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星际穿越》,其中一个重要的线索,就发生在土星。在这个最远可以看清地球的地方,出现了一个通往另一星系的虫洞。
(包含中度剧透,正文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此时的地球,沙暴肆虐,农作歉收,人们生活极度窘迫,需要更多的空间和资源。在各种刚开始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的暗示下,48岁的退役宇航员,库珀下定决心,离开了家人,乘飞船去虫洞另一头的世界,寻求未来生存下去的可能。
但是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自然灾害,队友的背叛,爆炸,谎言等等意外,让库珀回来的旅程变得异常艰难。而这次苦难之旅换来的成果,却重大到了能帮助建立空间站,解决人类生存的问题。
整个故事,不仅包含着前后照应的完美设定。比如仿重力应用在发射中心的建筑,深空探测器以及建设在土星的人类空间站;时间的伸缩;利用片尾处重力可以跨越维度传递信息,回收了开场的砂砾、书籍、手表故障等等超自然现象的设定。
而且在故事中,层层递进了那跨越维度与空间的亲情。
库珀离开时,女儿的苦苦挽留。库珀安慰道:“父母只是孩子以后的回忆,一旦为人父母,你就成了孩子未来的幽灵。说不定等我回来时,我们可能同岁了呢……”

米勒星球的任务失败,从卡冈图雅回来的库珀,收到了成年墨菲发来的消息:“今天是我的生日,而且是个特别的生日,因为你和我说过,等你回来,我们可能就同岁了……今天,我终于到了你当初离开时的岁数……所以,你也是时候回来了吧……”屏幕前的库珀,抱着肩膀,潸然泪下。

被困在五次元空间的库珀,通过干涉书本、砂砾、和指针,为墨菲传递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同时也解开了“神”为自己布下的迷宫。另一边的墨菲也为自己破解了父亲的密码兴奋不已,夜以继日计算,最终奠定了未来人类太空生活的基础。

任务完成后,耄耋之年的墨菲,对着近50岁(其实已经124岁)的父亲说:“没人相信我,但是我知道你会回来,因为你承诺过……”此时的库珀,一如“到乡翻似烂柯人”典故中的王质,在重逢的感动之余,一定会恨透了时间对他开的这个“玩笑”吧。

片尾,墨菲对父亲说:“没有哪个家长该看着自己的孩子老去,我有我的孩子在这里陪着就好了,你走吧,去找布兰德,她应该在建设基地呢……”这一桥段,我想起了九十年后,美国队长和特工卡特事隔多年后的相遇。然而与爱情相比,亲情似乎更能扣人心弦。

还有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独特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看上去笨手笨脚的,却灵活多变,而且被设置了10%幽默参数,让故事整体显得不至于那么严肃;以及90%的信任参数,作为了后续爆炸事件和引力弹弓情节的铺垫。
总的来说,能在硬科幻的故事中不失情感的铺垫与爆发,配合精妙的音画切换,不愧为鬼才克里斯多夫•诺澜。
最后,献上那句布兰德老教授说的诗:“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虽然智慧的人临终时懂得黑暗有理,因为他们的话,没有迸发出闪电,他们也并不温和的走进那个良夜,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诗句歌颂了探索生命过程中的爱与牺牲。在星辰大海的漫长征途中,会有不计其数的生离死别,但换来的是千万代的和平与发展。同样的,我们现在稳定的生活和卓越的技术进步,也离不开各位先辈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就像“卡西尼号”和影片中的科学家们,为我们太空探索历程做出的努力与牺牲一样,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