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20.7 战时共产主义

2022-09-20 11:1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江苏省-资料室编-出版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7、战时共产主义[i]


  苏维埃国家在1918年-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所实行的经济政策,目的是在经济破坏的条件下动员国内一切资源为前线服务。在战争的年代里,苏维埃政权手里没有工业品来交换农产品,用买卖的方法为军队和城市收购农产品也不可能。因此不得不采用余粮收集的办法,即撇开市场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归国有。除了实行余粮收集制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实行了许多措施。禁止主要产品的贸易,实行配给制,苏维埃政权把全部工业管理都集中在中央机关,不仅把大中工业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还掌握了一部分小工业。由于物资紧张,工业中实行了极其集中的实物供应制,没有货币支付,也没有企业经济核算。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人民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在无产阶级苏维埃国家受外国武装干涉,国内战争和经济破坏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它对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粉碎外国干涉和结束国内战争以后不久就结束了这种政策。苏维埃政权于1921年春天过渡到新经济政策。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347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20.7 战时共产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