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解释》20.6 余粮收集制
【本文转载自江苏省-资料室编-出版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6、余粮收集制[i]
苏维埃国家在帝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ii]期间所施行的国家采购农产品的办法。当时,苏维埃国家在艰苦战争和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的条件下,没有充分的工业品来交换农产品,前线的红军战士和城市里的工人得不到应有的口粮。苏维埃政府就在1919年1月19日公布法令,要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余粮收集办法将余粮和饲料上缴给国家。因为当时货币极端贬值,实际上等于无偿征收。余粮收集制是按阶级原则进行的:重点在富农和富裕农户身上,中农负担量较少,贫农完全免除。国家对贫农还给以粮食的援助。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军队和工人的粮食供应,对胜利地结束战争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余粮收集制不能使农民从经济上关心生产的发展,因此在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苏维埃政府为适应农民的要求,在1921年春天,将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347页。
[ii] 1918-19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