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有这些情绪,别忽视,赶紧对照一下,学会帮助痛苦边缘的孩子!

2022-02-12 09:21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根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估计,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20世纪90年代曾调查4 ~ 16岁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患病情况,共涉及38种儿童心理与行为障碍,平均患病率为15%,城市为14%,农村为16%;男性为19%,女性为11%。

有些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症状是比较明显的,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需要及时地接受治疗,不及时接受治疗,很可能会出现人格偏离。

心理障碍会有哪些表现


出现心理障碍和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性格特点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同的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家长要及时地了解,尽快带儿童去相关的医院做检查,通过检查可以知道儿童是不是性格方面出现问题。


1、心理障碍指的是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儿童出现心理障碍之后,症状是比较明显的,出现心理障碍,儿童内心会比较焦虑,会通过一些偏激的行为表现出来。


2、心理活动方面有比较明显的改变,比如说会出现幻觉、妄想的情况。建议家长在平常的时候,可以和儿童多沟通,缓解心理障碍的情况。心理障碍和家庭因素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家庭关系不和睦,那么就会影响到儿童,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3、在情绪方面会比较消极,比如说会出现悲观、抑郁的情绪,这些情绪对儿童会有很大的损害。

哪些因素造成孩子心理障碍

1、家庭环境因素,儿童的心理障碍造成的原因和家庭环境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一般情况下不和睦家庭或父母离异儿童性格上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从而会使得小儿出现反常心理,教育方法不当也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的父母对孩子滋爱迁就、百依百顺,这就会使得儿童形成骄傲、自私、任性不良性格;另外就是教育方式不一致也是原因。


2、学校教育环境:现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学校重视程度也不尽人意。个别学校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甚至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排位都在心理学科之前,把心理学科当作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学科。只关注了知识与特长发展,忽视了综合素养发展中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学校存在着没有专职教师任教情况,不能系统研究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导致在教学中敷衍了事、形式化、不追求内涵,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形成心理障碍原因。

如何帮助孩子预防心理障碍


1、父母应注重对孩子早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格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理解、温暖、鼓励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而拒绝、批评的教养方式极易形成不良的人格。所以,父母应该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这样更有利于青少年人格的形成。


2、父母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沃土,父母关系和谐、家庭氛围温馨会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父母的行为还会起到示范作用。


3、孩子要掌握情绪调节策略,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且缺乏情绪调控能力,因此其最好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策略,比如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等。


4、孩子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体育、音乐、绘画、陶艺等兴趣爱好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其个性、情绪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5、要学会寻求专业帮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要正确认识、重视心理问题,切勿讳疾忌医,在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天使提醒:心理障碍出现之后,对于儿童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建议在平常的时候,家长可以多观察一下儿童的情绪。如果儿童有了一些负面情绪,那么家长就要多和他们沟通,找到原因,这样也能够避免心理障碍的情况出现。


孩子有这些情绪,别忽视,赶紧对照一下,学会帮助痛苦边缘的孩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