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觉得21届弹珠联赛最后一场是不公平的

给不了解的观众说一下弹珠联赛是什么,弹珠联赛是一个由@JMR弹珠联赛中国官方 举办,16只队伍(由各式样的弹珠组成)举行16场比赛,通过积分排名决出总冠军的年度赛事。在某不存在的404网站上有着一百多万的粉丝关注。虽然B站关注的不多,和很多B站贝者场一样,弹珠联赛有着自己的忠实观众,我也是其中之一。
尽管弹珠联赛比赛项目众多,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保证每场比赛的公平公正,比赛过程没有任何人为参与,弹珠们凭借各自本身的性能(重量,材质,表面摩擦系数等),在各自领域有着一定的擅长项目,有的更擅长竞速,有的更擅长碰撞,有的则在以重量为优势的项目中连年垫底。当然,更重要的还有颜值。
讲了这么多的前戏,主要是想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因为弹珠有着这么多忠实的观众,也就有了很多战队粉丝,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比赛中,其赛道的公平性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正如标题所写,今年的弹珠联赛的第16场,也就是收官战是一场竞速赛,采用的是类似于F1的赛道,所有弹珠有着自己的发车位,JMR官方也有着自己的官方类F1赛事-弹珠M1。对于弹珠来说,发车位其实相当重要。特别是在今年,直到第15场赛事结束,仍有11支队伍有竞争最终联赛榜首的可能性。
按弹珠M1的规则,每场M1比赛分为排名赛和正式赛,排名赛根据每个弹珠的独跑成绩来决定正式赛的发车顺序,这样竞速性能较好的弹珠就有机会得到比较靠前的位置,从而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而弹珠联赛中又是怎么做的呢?它没有排名赛,而是直接更具当前积分排名倒序进行发车,这样就导致了原本榜一榜二得树莓和黑泽队。在最后一场得到了倒数第一第二的成绩。
之前提到各支队伍的弹珠在性能上略有差异,就算排名赛靠后,也有可能在正式比赛时不断超车拿到名次靠前的成绩。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发车不公平的事实本身。为此,我做了一个数据统计,统计了弹珠M1比赛第一届所有弹珠排名赛和正式比赛的排名,来分析弹珠比赛中发车排名对最终成绩的影响有多大。
上数据:

首先我们看一下8场比赛排位赛的平均排名,可以看到8场比赛下来,平均成绩基本都在8±2.5名次,也就是说弹珠比赛虽然有随机性,但总体方差还是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

然后是正式赛排名相比排位赛名次变化(正负代表名次提升/下降),这个图就比较关键了,因为这个能直接看到排位赛对于正式赛的影响。不过这图数据不够明显,让我们拉一张图表。

从这张图,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是一个标准的正态分布模型,正式赛名次相比排位赛名次变化较大的(指最后排名超过±8的)只有7场,如果你想通过比赛让排名有个较大提升的,成功率只有不到5%,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弹珠联赛第16场,也就是重要的收官战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的直接证据。
当然我只统计了弹珠M1第一赛季的8场比赛,而且和弹珠M1不同,弹珠联赛有一段较长的沙地(其实M1里面也加入过沙地)。从样本量来说,这个数据并没有十足的说服力。不过我相信如果我把弹珠M1所有比赛都统计进来,其结果也不会有较大变化。想要在正式赛拿到较好的排名提升的概率也就是从5%到10%罢了。
所以说官方当初做一拍脑袋的倒序发车时,究竟有没有考虑过发车排名对于比赛的影响呢?对于那些辛辛苦苦拿到联赛靠前的队伍的意义在于哪?别忘了我之前所说的,直到第15场结束,仍有11只队伍有竞争总榜冠军的能力。对于积分在前的队伍来说,这是赤裸裸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