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南海砗磲在三亚规模化人工繁育成功
3种南海砗磲在三亚规模化人工繁育成功
有助于南海造礁护礁和建设海洋牧场

人工培育成功的无鳞砗磲幼贝。喻子牛供图
我国南海已极其罕见的无鳞砗磲,如今可以规模化人工培育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攻关研发的3种南海砗磲(鳞砗磲、无鳞砗磲和番红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技术,近日在三亚通过了专家组现场验收。这些砗磲品种被称为“光合动物”,生长成本很低,但在造礁护礁、建设海洋牧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据悉,8月28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组织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生态环境变化”先导专项中的课题“造/护礁主要功能生物种群的恢复与重构技术”——“三种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苗种培育”内容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组听取了研究员喻子牛课题组工作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考察了三种砗磲繁育现场,并现场抽样计数和测量。专家组认为,在鳞砗磲基础上,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完成了无鳞砗磲和番红砗磲的规模化繁育和苗种培育,为今后砗磲的产业化发展和岛礁砗磲资源种群的恢复与重构增加了新的种类和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三亚日报记者了解到,砗磲是一类热带大型海洋珊瑚礁底栖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区和海南岛海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喻子牛带领的课题组,早在2014年就开启了对南海砗磲的研究。2016年,该课题组成功繁育出鳞砗磲幼贝并进行了岛礁移植牧养,2017年繁育数量大增,2018年以来对无鳞砗磲、番红砗磲进行了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发。至验收日为止,三种砗磲幼贝数合计66.65万个,且生活力充沛、健康状态良好。其中,番红砗磲12.71万个(平均壳长8.79±1.72mm,平均壳高4.38±0.79mm),无鳞砗磲40.87万个(平均壳长5.38±1.13mm,平均壳高3.37±0.46mm),鳞砗磲13.07万个(平均壳长2.60±0.26mm,平均壳高2.18±0.19mm)。
国家贝类产业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专家组组长张国范认为,在鳞砗磲基础上,该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完成了无鳞砗磲和番红砗磲的规模化繁育和苗种培育,有助于砗磲产业化发展和岛礁砗磲资源种群的恢复与重构。
据了解,砗磲俗称五爪贝,有“海中玫瑰”之称,不仅具有观赏和经济价值,更是热带珊瑚岛礁重要的造礁、护礁生物,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目前,南海的砗磲贝主要有6种:库氏砗磲、鳞砗磲、长砗磲、无鳞砗磲、番红砗磲和砗蚝。
喻子牛介绍说,我国南海珊瑚礁的澙湖、堡礁、岛礁的礁盘都是砗磲的分布区。由于砗磲固着生活在热带浅层透明海域的习性使其容易被捕捞,随着潜水设备和机动船的普及,尤其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砗磲资源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如库氏砗磲在我国南海几乎灭绝,无鳞砗磲也变得极其罕见。
“南海砗磲在科学研究、南海岛礁生态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喻子牛指出,砗磲最独特的生物学性状是它的营养方式——通过它外套膜上共生的虫黄藻利用无机营养盐进行光合作用,获得生长和呼吸所需营养。砗磲在变态期建立与虫黄藻的共生关系,成年后可完全依赖虫黄藻的光合作用生存而无需摄取其他食物,课题组对这种共生机制正在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喻子牛认为,实现三种砗磲的规模化养殖,需要加快推进砗磲资源调查和苗种繁育的研究;着手规划砗磲保护区的建立,采取有效措施对保护区内的砗磲资源进行保护;选择适当的地点建立砗磲苗种繁育基地进行苗种人工繁育,所育苗种全部投放到砗磲保护区进行底播,待技术成熟后方能引入企业进行大规模人工育苗和养殖。
科普小知识
无鳞砗磲是砗磲种类中第二大体型的种类,可长至50~70cm,仅次于库氏砗磲。其足丝开口窄长,呈小裂缝状,成长后一部分的足丝开口会消失,壳齿呈半圆状,两边的壳齿可紧密闭合,这是与库氏砗磲的最大区别。在幼体时期,易与库氏砗磲混淆,外套膜有明显颜色如蓝色、绿色等,不像库氏砗磲多为啡色。
鳞砗磲最大能生长至30~40cm,外壳有明显棱鳞,由外壳边缘成直行生长一直伸展至外壳底部。越接近外壳上部,棱鳞越大越长成袋状,鳞与鳞之间的距离较大,壳边缘白色带有少许淡黄,或淡黄带有橙点,有时候亦出现黄、橙、粉红等颜色,壳呈对称三角形,外套膜颜色有绿、蓝、啡、黄、橙,进水口四周有触手,生长在水深15米左右的地区。足丝强度和足丝开口不如番红砗磲大。
番红砗磲在砗磲种类中属于最小型的种类,最大能生长至13~15cm。外壳平滑,只有轻微起皱,外壳上部近边缘有少量棱鳞,壳身有水平的浅纹,外壳边缘呈淡黄、淡橙色,外壳的边缘齿可完整闭合。壳底拥有巨大足丝开口,进水口有幼小触手,外套膜底色一般为啡色,上有蓝、绿、紫、橙、米黄色花纹。在自然界中喜爱在岩石上生长,通常生长在浅水、光量充足区域岩石的顶部。要求光线充足,如光线不足就会引起脱色变成啡色。番红砗磲是水族馆中优先选择的观赏种类且存在造礁、护礁功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记者袁燕)
2018-09-07 08:20:38 三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