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咨询:从历史看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真正开始了解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在2002年-2003年,最大的推动是《韦尔奇自传》,很多人读了这本书之后知道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这个管理工具,就一下流行起来了,这种心态可以理解: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企业一下子与全世界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想尽快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于是饥不择食,有点像狗熊掰棒子,学一个扔一个。

如何从历史角度看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帝王的大业
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直至清朝的康熙、乾隆大帝,能为后人所称道者,不是建国立业就是开疆辟土,很少有说治理贪污腐败而被歌功颂德,大殿之上上奏的事,也都是关系国家命运之大事,众多的“小事”一般在宰相府甚至更低级的官僚组织就解决了。
联系到我们形形色色的企业,决策者们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是发展自己的企业,都是仿效了这些传颂千古的帝王,或者无形中是这样去做的,他们关心的是企业的扩张、品牌的建立、上市的进度等等,而真正关注企业内部或者顾客需求的精力少之又少。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被企业高层们忽视了,成为了一个宣传的途径、咀嚼的名词,但这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本身是格格不入的,它需要高层的重视、关注、扶持,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工具,也不是简单的几个项目,更多的需要被纳入到企业的长期规划中。其实在这里可以提醒那些希望成就伟业的经营者们,多少的皇朝都是在贪污腐败中倒下的,多少的企业都是在管理不善中没落的,而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
民众的支持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需要每一位员工的支持与理解,更确切说是一种文化的生成。总有人说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个高调的东西,这可以说是理解上的错误。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高调是被某些人玩出来的,是被玩家神化的一些理论、工具。其实它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关注数据、关注顾客、关注流程的文化变革,当变革与文化冲突时,文化恒胜。那么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要成功,就必须与文化融合,这里的文化不光是企业的高层、高深的师傅,更包括多数的普通员工,他们需要理解,需要掌握,如果他们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去认识它,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终究是孤家寡人。
希望当我们的“奶酪”在消失时,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真正的成功起来,而不是一场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