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放】萌芽、然后死掉了
在开始之前,姑且记录下现状:晚上7点23分,加班到一半决定回家了,这是刚回家,心有感而发,先来写点东西。好的,以下正文:
最近写方案的时候打字很痛苦。不过现在倒是不痛苦,因为姑且比较自由。今天是看了新闻有感而发的。不是什么时事新闻,是《致命愿望》电视剧开播的相关新闻。
一般看到这种影视剧开播吧,大多数人没啥感觉。我其实也是。后来查了下才知道是改编作品,原作是那多的《喂食者协会》。知道这一点后,我就开始回想,然后想到很多。
那多开始在《萌芽》上连载《喂食者协会》的时候,正好是我开始看《萌芽》的时候。彼时的我还在上初中,零花钱不多。第一次买的好像是2010年12月的,售价4块8毛,我递给报刊亭大爷(是的,那时还有报刊亭)5块钱,然后收到了一本《萌芽》和2毛钱。那期的连载是蔡骏的《谋杀似水年华》大结局。提到蔡骏,也是高中看的老多的一个作家了,晚自习没事就看《天机》,然后看完结局直呼坑爹,不过此处略过吧。然后接下来的1月刊就开始连载那多的《喂食者协会》了。晚自习老师组织看电影,我就在那看《萌芽》。看完之后,再看一遍,然后坐在我前面讲台特别席的炜哥就找我借杂志看,他借走之后又借给其他人,然后这本杂志就再也没回来了。妈的,至今都没有还给我。
后面的经历就没啥特殊了,我继续买杂志,看杂志,这个习惯延续到高中的结果就是整个高中的零花钱基本都拿来买杂志、报纸和书了,然后也没有考上浙大。不过这些应该都无关。
不出意料的是,最后我在《萌芽》上看完了这个故事的结局。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不过有些内容好像以画面的形式存在于我的脑子里面,比如我现在什么文字都记不起来,却好像记得换过水的水缸、涂黑的站牌什么的。
其实看到后来,我也不太关注连载故事了,《萌芽》比较主打的,是前面的小说来着。青春小说什么的。我现在一想,不就是打游戏,谈恋爱,无所事事,四处闲逛,寻找人生意义么。不过后来稍微有点意思吧,因为会有一些创意写作。我记得期间看到过一篇大头马的意识流创作,当时感觉看完非常愉悦。还有一直比较喜欢的是陈冬冬的一篇《月亮上的扣子》。然后李维北的也挺好,每次都挺期待,记得第一篇有印象的是《回到张镇》,那时就觉得这作者的写法很巧。另外唯一看了不膈应的青春小说的作品是铁头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泥石流。
这杂志封面也不差,我记得是王好好画的,好像是水彩画的。不过后来《萌芽》封面不再交由这个画师画了,后来《萌芽》的纸质也变了,后来我也不爱看《萌芽》了。好吧,其实大学里我经常去图书馆,每期都看,不过不怎么能沉浸在里面了。我觉得上海文学可能好一点。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说啥,反正就是随便记一下。现在老家还堆着几年的萌芽,丢失没丢,倒是没再看过了。好吧,其实高中毕业我又看了一遍。那之后我是真的没再看过了。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能不能体会这种感觉啊。就是没啥娱乐的坏境下买买文学杂志,装装文艺青年,讲讲没用的笑话。反正我是体会不到了,再也体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