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入园题聊一聊妮可校园文化

最近B站更新在个人资料页面,等级下边增加了一个学校认证。和大多数以学号/一卡通/学生证为基础的严格认证方式有所不同,B站的入园测试是回答一些校园趣闻题。今天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在三教上过课的同学都见过这幅地板画,它有一个很黄很暴力的外号:剑男浪女日太极图,不知道是谁最先取的名字。但这幅画确实就是由持剑男性,踏浪女性,日,太极四个元素构成的。

西校区的布局非常讲究,如果对其中八卦阵风水学感兴趣可以去看这个知乎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80768/answer/34455230),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讲了。

这个问题也很有趣,“臭名昭著”指的是鸟屎。因为这两条路周围绿化面积较大且树荫浓密,常有调皮的小鸟吃饱后在行人头顶进行轰炸。有趣的是,这两条路的谐音就是“天屎路”和“禽粪路”。
天使路名字来源的一个说法是少年班学院行政楼在这条路上。外人对少年班学院的两个刻板印象往往是年龄小与人数少,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少年班学院下辖三种类型的班级,生源差异较大,而且总人数相当多。

当今网络抽象文化大行其道,世风日下,少院人则成了最抽象的群里,常常看见少班的孩子们自称以及称呼同学为苕皮(少批,XX批这种叫法大概来源于游戏圈),以至于我每次吃烧烤时都对烤苕皮不忍直视。还经常有人在贴吧里整一些烂活。

其他的一些问题:
Q:校园BBS站名是什么
A:昔日的瀚海星云BBS现在很少有人用了,新BBS(如蜗壳茶馆)也没什么人气,完全没有别家的树洞有名,更没有他们聊的东西劲爆。以及,校外旁边有栋楼就叫瀚海星座。

Q:同步辐射实验室和力学楼之间用什么防护的
A:这个题略玄学。不过由于同步辐射实验室周围确实有条河,故咱暂且认为是它吧。
Q:东区老北门上爬满了什么
A:老北门是植物的乐园。但最茂盛最有代表性的还属紫藤,听闻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了。

Q:星座餐厅老板是谁
A:谷超豪。似乎是一个老梗,我都没怎么听说过这个梗,后来请教别的同学才知道的。谷超豪任校长时,给当时还叫“三河人家”的星座餐厅题过字,后来经常被大家误认为是餐厅老板。
Q:院士比例
A:妮可号称千生一院士,但现在显然不可能做到了。建校早期的毕业生们也许能达到这个比例,考虑到当年系主任都是钱学森华罗庚这种大师,妮可学生也一直不多。
Q:每年本科生的数量
A:妮可本科生在历史上极少扩招,长期保持每年约一千八百五十人的数量。近年来因为新建医学院的缘故进行了部分扩招而突破两千了(而研究生的数量是本科生的数倍)。
Q:东区是谁每天看着升旗
A:东区升旗在郭沫若广场。郭广位于图书馆与第一教学楼之间,算是东校区的中心位置。

因为每个人答题数目有限,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别的题,所以再来聊聊一些其他的梗:
南七技校
南七来源是因为学校附近的地名“南七里”,技校则是对学校属性的自嘲。大学基本上都有类似的“地名+学校特色”的浑号。
绩点
妮可的绩点(GPA)上限不是常见的4.0或5.0,而是4.3,绩点与分数换算关系既非“一分一段”也非标准五等换算,在国内高校中属于少数群体。据说是上世纪某位教授赴美考察后跟美国某学校(忘记是哪个了)学来的,但大家普遍不喜欢这套制度。
辅导员?
妮可主要靠班级班主任加院系教学秘书来管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没有“辅导员”的说法。
校园猫猫
猫猫们在妮可非常受欢迎,猫咪社团长年照顾它们。


反攻玉泉
妮可文革南迁之前的校址在北京玉泉路。因为妮可学生假期在家经常被问“学校在北京吗”(另一个经常被问的问题是“学校是本科吗”),加上很多人认为妮可近年来逐渐拉胯的原因是地理位置相比华五确实不行,所以光复玉泉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当然一般只是嘴上说说)。
校名
接上条,经常有些姿势水平不高的人分不清妮可和果壳(“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把的简称,使得新闻报道出了偏差。不过由于隔三差五就会发生一次以至于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PS:妮可的官方简称是“中国科大”。
PPS:台湾有所大学叫“中国科技大学”。没有学术的家伙。
“科学家”
科大学生家长的互称,来源于中科大家长论坛。后来官方也学会了,学生觉得尬的不行。

轰炸紫金港与刘斌湖
曾经妮可某力学老师的恶趣味,有段时间每年必布置一个让学生根设计一款能准确飞行到ZJU紫金港校区的导弹的作业。类似的,“刘斌湖”来源亦是刘斌的力学考试喜欢出一道与水上报告厅下边湖水相关的题,因此这个湖便以他的名字为外号。
废理兴工(FLXG)
伟大领袖陈炜铿永垂不朽!百度去搜索一下其人的光辉事迹便知。
PS:反工复理为其衍生物。
PPS:领袖不喜欢少院,尤其是少物,以前经常在QQ空间发说说批判一番。
四教
妮可目前只有第一、二、三(包括3A,3B,3C)五共计四个带数字的教学楼。恰巧学校外边有个网吧名为“四合网苑”,所以它就被叫做第四教学楼。
PS:真正原因是有过但后来被拆了。
PPS:根据共轭原则,少年班学院的机房反而通常被叫做“少院网吧”。以前妮可大一上学期声称不让带电脑(实际上从未严格执行),可是C语言课又需要写代码,就只有去机房写,经常见到有老哥在此打红警。听说最近换了新电脑,配置十分高甚至九分高(喜)。
PPPS:四合网苑貌似也已经倒闭了(悲)。
二次元与女装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妮可男生(特指本科生)的社交资料里性别会写女,注意鉴别,头像是二次元基本可以直接下判断。妮可的女装社群文化也一直比较流行。

30,校友,一样
这句话是妮可男生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至理名言,来源于一则2014年瀚海星云BBS上的帖子。发帖人分享了自己的恋爱经历,称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女生。贴子正文开头便是:本人今年就30了,和很多校友一样,还没谈过恋爱。因这句话极具感染力,令许多妮可男生感同身受,于是多年以后此帖的截图和二创在妮可堪比圣经。

这个梗有很多变体,如“30 = NULL”。有时候也融合一些其他元素,比如《30岁还是**就会变成魔法师》,再比如“生而为柯南(科男),我很抱歉”。

科气和数理基础
有时候亦合并写为“科”字在“气”字左下角的合并字形式。与FDU学生所说的“自由而无用的高贵灵魂”类似,科气指妮可学生的独特气质。

除了“科气”,妮可学生还有“砸(扎)实”的数理基础。当然,基本上是用来自嘲。但果不其然,梗最后都被官方学会了,但他们往往用“科气”来指坚苦耐劳的科研精神,属于又一例官方玩梗让学生无梗可玩的案例了(悲)。

大物实验与金矿
几年以前,不管你学计算机还是数学,妮可为了让你有砸实的数理基础,前两级大学物理实验都是必修课,因为需要写一些异常恶心的报告而风评被害。一级大学物理实验的第一个实验就是“重力加速度的测量”,但因为缺乏经验,许多人测量或者计算出错,得到的g值甚至超过10 m/s²,因此大家戏称是因为第一教学楼(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下面埋藏有大量金矿,引起了重力异常。
后来,曾负责官方公众号的运营的朱同学把它当作了2019年的愚人节玩笑。因为比较有趣曾被其他学校模仿,但有些人不懂这是在玩梗,甚至还被专门辟谣。

伴手礼月饼
去年秋天,糕点房做了一款很有名的伴手礼,用教材外形的盒子来装甜点,因为具有非常浓郁的妮可特色广受好评,央视也都报道过。

被央视新闻报道后,大家都觉得拿去送人很面子而争相抢购,可是糕点坊的产量有限,最后卷到有同学为了抢糕点前一天晚上就在中区食堂外面打地铺…

宽松政策
妮可青年大学习参与率一直惨不忍睹,长年省内垫底,因为校团委懒得要求学生干这种对学习没啥帮助的事情。入党也相对简单,资格没有要求,申请了一般都能通过。
因为该传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妮可不怎么干涉学生除学习以外的事情,也没有全校范围内的强制自习、运动打卡或者实践活动,只要不挂科(键政除外,某老哥因此被请去喝茶数次)学校就不管。妮可的学生会组织也相当纯洁,基本贯彻服务学生的宗旨。无形式主义无官僚主义算是老妮可人怀念学校时真心感到自豪的事情。
PS:现在体测开始影响毕业了,二课学分也搞起来了,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PPS:有段时间王冰冰主持了几次青年大学习,妮可的参与率有明显进步。原因自然是因为王冰冰长的好看觉悟有所提高。
(未完待续…)
参观游览推荐
指定找乐子QQ公众号 - 妮可迷惑行为bot:1553137840
指定观光QQ群 - 科大电子版资料共享群:973935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