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干货分享| 罗茨泵的结构详解

2023-04-25 08:59 作者:马德宝真空设备集团  | 我要投稿

1.泵总体结构型式

罗茨泵的泵体的布置结构决定了泵的总体结构。目前国内外的罗茨泵总体结构大致有三种型式:


1)立式

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的进、排气口水平设置,装配和连接管路都比较方便。但泵的重心较高,在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差,故这种型式多用于小泵。

图1  立式

2)卧式

如图2所示,泵的进气口在上,排气口在下。有时为了真空系统管道安装连接方便,可将排气口从水平方向接出,即进、排气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图2  卧式

此时,排气口可以从左或右两个方向开口,除接排气管道一端外,另一端堵死或接旁通阀。这种泵结构重心低,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好。一般大、中型泵多采用此种结构。


3)泵的两个转子轴与水平面垂直安装。

这种结构装配间隙容易控制,转子装配方便,泵占地面积小。但泵重心较高且齿轮拆装不便,润滑机构也相对复杂。


2.罗茨泵的传动方式

罗茨泵的两个转子是通过一对高精度齿轮来实现其相对同步运转的。主动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联接。在传动结构布置上主要有以下两种:


1)是电动机与齿轮放在转子的同一侧

从动转子由电动机端齿轮直接传过去带动,这样主动转子轴的扭转变形小,则两个转子之间的间隙不会因主动轴的扭转变形大而改变,故使转子之间的间隙在运转过程中均匀。


这种传动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主动轴上有三个轴承,增加了泵的加工和装配难度,齿轮的拆装及调整也不便;整体结构不匀称,泵的重心偏向电动机和齿轮箱一侧。


2)是电动机和传动齿轮分别装在转子两侧

这种形式使泵的整体结构匀称,但主动轴扭转变形较大。


为保证转子在运转过程中的间隙均匀,要求轴应有足够的刚度,轴和转子之间的联接要紧固(目前已有转子与轴焊或铸成一体的结构)这种结构拆装都很方便,所以被广泛采用。


3.罗茨泵的密封结构与润滑方式

1)主动轴外伸部分的动密封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标准型号的机械密封和带加强环的骨架真空橡胶密封。机械密封功耗小,允许线速度大,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骨架密封结构简单,功耗较大,为减少轴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轴的表面硬度和光洁度要高。


为了防止轴的磨损,可在轴上加一个硬度较高的且与轴静密封的轴套。


另外,还可以采用独立的密封盒结构,使密封件的拆装和更换更加简捷方便。


还有的罗茨泵把电动机密闭在泵体一端的壳体内,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动密封问题,提高了泵的真空度,降低了驱动功率。


但为防止电机绕组线圈在真空下起弧,电动机的电源电压应降至50V以下。该结构用于中、小型泵。


2)端盖壳体与泵腔之间的轴密封

由于齿轮箱或端盖壳体内均有预抽管道与泵的出口相通,即这部分的压力与前级泵入口压力基本相同,与泵腔之间的压差较小,所以一般可采用迷宫式密封、反螺旋式密封或活塞胀圈密封。


3)泵体端面的静密封

有的采用有机硅室温硫化橡胶膜密封,密封面不用加工密封槽,但因该硫化橡胶密封膜为一次性使用,且配制较麻烦,给现场维护带来不便,且密封膜的厚度对转子端面间隙有影响,在安装时要掌握好膜的厚薄均匀性。


还可采用真空橡胶圈密封,密封可靠,即保证了转子轴向间隙,又可方便地在现场拆装。如果对泵体端面的结构设计适当,密封槽的加工可以很方便。


4)泵的润滑方式

罗茨真空泵的润滑部位主要有三处:轴封处——一般用油杯润滑;齿轮和轴承处——用齿轮或甩油盘溅油来保证润滑。对于大泵也可采用油泵强制供油润滑方式。




本文声明 |内容来源于《真空技术及应用系列讲座》,作者:张以忱。本文仅限交流使用。【本平台摘录或转载于第三方的信息(包括文章、图片等)会标明作品来源和作者,无法查明作者的,将标明获取途径,如权利人认为内容侵犯其著作权,请书面告知,本平台将及时审查并删除被侵权的内容。其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需转载本平台内容,请注明信息来源。】


干货分享| 罗茨泵的结构详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